第二百四十三章 随便试一试(2 / 2)
赫鲁晓夫失望的摇摇头。但是他又忽然的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伤心。
相比于其他人他的境遇似乎好得多。毕竟斯大林的遗书中写了一长串的名字。
莫洛托夫遵照斯大林的遗书吩咐,将这些人一步步的移除权力中心。刚好莫洛托夫也要组建自己的团队,其实这些事情这些年也一直在做了。
其实这也是斯大林留给莫洛托夫的政治遗产。
让他解决一些人,然后在提拔一些人, 这样一来莫洛托夫未来的执政权威性 就会高的多。
赫鲁晓夫很快想通了这一点,不光是想通了这一点,他还需要承这份情。不然他就又该去到东欧某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当个没什么意义的虚空书记去了。
接着就是喟然长叹:“领袖,永远是那个领袖。
莫洛托夫眼神凝着说道:“斯大林同志的眼光远不是你们可比的。”
而接着,他又很快在苏联和苏盟国中颁布了新的法令。
包括对东欧国家的部分军事管理和政治管理等。这看似是退了一步,但实际上接下来莫洛托夫政府开始加强对东欧国家生活必需品的管控。
大量来自于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由苏联开始严格管理。包括对苏、对中贸易等等。
赫鲁晓夫慕然发现,原来斯大林早就设计好了。
他早就看出东欧很多国家早就出现了不满。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它们已经开始不满苏联的强行管控。
所以斯大林才一直强撑着中苏货币互持协议的签订。而这一旦签订, 卢布有了中国货物做锚定物,很多不好做的事情都变得好做了。
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和轻工轻业产品,还有苏联出口的能源、粮食也列入到严格管控的范围之中。
看似苏联的两只手在慢慢远离那些东欧盟国,但苏联的两条腿却已经踹在它们身上了。 。再加上看似离开,实际上若即若离的军事影响。
这一次东欧的老百姓察觉不到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莫洛托夫颁布这样的新法简直太棒了,他们也是主权国家,不能被苏联搞得主权有限吧。
但实际上少部分的精英高层却已然知晓,苏联只是换了一个看似更温和,但实际上一旦发动起来就会更酷烈的方式来继续冷战的机器罢了。
而中国在这里显然当了苏联帮凶的角色。反正那些高层是这样看的。
但是老百姓不管这些,他们只觉得他们成功了,胜利了,迎来更大的曙光了。
赫鲁晓夫则在看了一些外国报纸后摇摇头道:“愚蠢!”
随即他离开了莫斯科,沿着列宁格勒道向着西伯利亚巡查中国工程。
赫鲁晓夫不想待在莫斯科这个是非地了。因为他已经听说了,已经有敌对势力开始煽动波兰、匈牙利等国家的国内情绪了。
他们早就厌恶了苏联爹味。
年轻人们会搞什么不知道,他们的思想比赫鲁晓夫还要布朗运动。
所以赫鲁晓夫不关心这些年轻人搞什么。因为他知道,这次搞事情只要中国愿意配合。没有人能翻起浪来。
到时候只要能源、百货一锁,不需要派遣一兵一足,他们自己都要完蛋。
算了,自己还是去列宁格勒的晒晒太阳,去贝尔加湖钓鳟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