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化冲击(2 / 2)
而这对中年父母正在和自己的儿女谈论着他们人生的大事。
他们两人要读什么样的大学而这以下则让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极众为惊守了。
因为在这个年代,读大学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你要能够考得进去,关键是你要付得起钱。
尤其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义国家。
读大学可都是一个相当高的消费。
一个中级技工和一个学校里的普通老师。
虽然说职业还不错,在美国只能说是非常勉强碰到中产的边边。
这样的家庭构成,如果是在美国的话,是没有办法负担得起一对儿女一起进入大学读书的。
要知道,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或者是现在的法国。
读大学是能够让一个普通中等收入家庭陷入财务危机的事情,除非是家里的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好,能够拿到全额奖学金。
在原时空中,美国就拍摄过很多相关的电影。
主角大多设定为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好学生,拥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
然后申请麻省理工大学。
可以申请过,但是却无法拿到全额奖学金。
最后只能提供半额奖学金,这却让主角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麻省理工的高额学费。
最后男主而走险,开启黑化之路。
用他的高超大脑去做各种违法的事情来赚钱等等。
这一类的电影,也算得上是好莱坞非常偏爱的一个题材。
就是因为这个题材很现实。
至少在交不起大学学费这件事情上非常的现实,让大家有代入感。
所以当法国的咖啡厅里一群观众发出了阵阵惊呼之声。
“刚刚那一对小夫妻的生活,虽然说不那么富裕,但是也很切合实际。
这一对夫妻的生活虽然相对富裕一点,但是若想要支持两个孩子读大学,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在法国的咖啡馆里面,很多客人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而在现场那对中年夫妻则通过和对儿女的对话解开了大家的疑问。
“伊里奇(儿子)波耶娃(女儿),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但是你们却不能够自己过于骄傲。”
老父亲语重心长的说着:“虽然说国家负担了你们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学费,但是你们也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东西。”
“学校里的教材是要花钱的,学校里的实验材料也需要花钱的。这些东西不是你们在负担,而是全苏联境内所有的人一起在负担。国家从我们身上收税,然后补贴到了你们的身上。”
“所以进入大学之后,你们不能够觉得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因为你们的所有看似免费的东西,实际上是由全苏联人民在买单的。”
“所以你们需要好好的学习啊。”
一双儿女也回应:“我们当然要好好学习。我想要成为艺术家我妹妹想要成为和加加林一样的宇航员。”
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话,却在全球直播中给全世界的西方世界观众造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巨大的心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