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有打算(2 / 2)
王天武点点头:“是啊,确实是有点心事。江民的这个人事调动我没有看懂啊。在香港那个地方,他做的好好的。突然把他从香港调回到了广东做事。还说是协调几个工厂以及一些能源电力部门的工作。”
“这算什么调动什么叫协调工厂之间的商业和生产活动这东西需要协调吗省里面有专门处理这些事的部门。这江明过来也没有职位给他。”
“而且话又说回来了。将明这些年在香港干的不错。如果他真的要往回调,那么广东省委里面留个位置给他也不是不行。年轻人历练这么久了,该晋升也就晋升一下嘛。哪有这么小气的,搞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工作过来。而且看将明这小子的态度,他似乎也不觉得这是明升暗降。所以这个事情让我有些看不明白。”
“中央到底是在搞什么。”王天武说完之后又倒了一小盅酒,一饮而尽。
秘书站起来帮王天武斟了一杯酒后,才缓缓说:“省长,我在市面上听到一些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是不是该说。”
王天武看了秘书一眼:“我们之间还有什么该说不该说的。小刘啊,我可是把你当亲侄子看待。你有什么问题就直话直说。”
刘姓秘书点点头说道:“那这样我就直话直说。关于江明同志的这次任命,还有他需要协调的那些工厂。省长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共同点哪里”“
“都是这些年在广东开始的新兴产业。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工厂产业大多数都是有中央技术扶持搞起来的。我们是很难插手进入这些工厂。因为技术难度极大,没有中央技术的支持,根本运行不下去。”
刘秘书说到这里已经很委婉了。王天武一拍脑袋:“对了,你说的对。曙光系对吧!”
说到曙光系王天武省长可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自己的省里面有这些产业能够帮助广东快速发展,对他的政绩和个人威望都有好处。
不喜欢的地方在于这些厂子的独立性太强,尤其是技术方面要求太高。
地方上面根本没有办法插手这样的工厂生产管理。因为一旦插手,就很有可能停摆。
前几年不是没有试过。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有些外贸订单交不上。广东省内问责了不少人,其中还有不少他自己的人。
刘秘书继续说道:“我听一些在北京工作的同学聊起过。说是曙光系的那位又整出了点新花样。听说是能让他们的产能提高个3、5成。”
“还能够降低工厂的技术成本和维护成本。说是一个降本增效的好方法。都传言这次曙光系的那些厂和领导人怕是要发大财了。”
刘秘书笑着说道。
王天武则皱起了眉头:“怎么曙光系还嫌发财发的不够啊现在全国上下,他姓李的有多少人还嫌不够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当初我就怀疑这个家伙的底细,但是当时被人劝住了。想着一个毛头小伙子也没有什么大能耐,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没想到啊,没想到,短短三五年间,他现在变成我碰都不好碰的人物了。要是和他硬碰硬,怕是我也是一身伤。”
“妈的真是早革命不如晚革命。”王天武低声骂了一句。刘秘书赶快提醒到:“省长慎言。都是为了革命嘛。只是革命分工不同,对吧。”
王天武应该是酒喝多了,刚刚所以才说漏了嘴,现在被秘书一提醒,马上端正态度:“对,还是小刘你说的对。都是革命,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
王天武端起酒杯,想了想道:“关于江名的这个事情,你帮我盯紧一点。都是干革命,也不能是他们吃肉我们啃骨头喝汤。有肉大家一起吃嘛。”
刘秘书已经笑了起来。
而江明被送到招待所,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他的房间之后,他才一个咕噜爬起身来。虽然身上酒气蒸腾,但是眼神中却已经看不出一丝醉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