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寻找老兵(1 / 2)
(ps:前面的教官名字是李夏,这里纠正一下,上一章写错了。叫李复的是一名摄影干事,负责拍电影的,我写错了。)
皮耶尔是一翻身就起来了,因为李夏这个名字对他来说真的是太熟悉了。
因为在碧瞳战俘营的那几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不管别人信不信吧。反正皮耶尔知道,他的很多音乐技术都是在碧瞳战俘营学的。
虽然说碧瞳战俘营没有音乐老师,但是有很多的音乐教学的书籍啊。
毕竟本时空之中有李锐的存在,他可是搞了很多后世的音乐教材和各种成品音乐来本时空的中国。
因为音乐这种东西想要练的好,就是要多听多学多琢磨。视唱练耳这玩意儿是基础,但也是一辈子的。
李锐多少有些偃苗助长,但是没办法,中国战乱那么久。在音乐和影视等现代文化上确实是和世界有一定脱节了。
不给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疯狂灌输新时代的知识教育,以后怎么和世界上的其他同行竞争
这些教育类的书不少,当时给碧瞳战俘营也送去了一些。
对于皮耶尔来说,这些书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在武侠世界里给一个天赋不错的少侠送了一堆高级秘籍的感觉。
一些理论上的总结和技巧上的运用,皮耶尔几乎都是从中国送来战俘营的这些教材里面学会的。
当然了,还有战俘营里面播放的各种中国歌曲。虽然有不少是李锐直接抄袭后世经典拿来用的。但是李锐的初衷可不是用来给自己扬名。而是给中国的音乐人们磨一磨耳朵用的。
因为只有多听,多磨耳朵,才会有更多的灵感迸发出来。还是那句话,艺术的不仅要天赋,也需要勤学苦练。
皮耶尔算是被动接收了。他也一边学习中国的音乐理论,一边听中国歌曲。然后结合自己在法国学习的乡村小调以及法国通俗流行乐,最后融合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对于皮耶尔来说,碧瞳战俘营在他人生之中的重要性还挺高的。
要是人生没有经路过碧瞳战俘营,那么皮耶尔不知道自己今天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当然,除了这些成就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碧瞳战俘营教会了他人与人的平等。
这一点很重要,皮耶尔觉得自己在碧瞳战俘营里学会了谦虚。这是他在其他地方没有学到的。
对于国际共运什么的,皮耶尔觉得自己未必搞的懂。但是做人的道理,还是要感谢他们教自己一下的。
当皮耶尔再次见到李夏这位教官的,发现这个教官虽然有近十近年没有见过了,但是他的变化却不大。模样和十年前几乎一样。而且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年不见,李夏居然也磕磕绊绊的学了一些法语,就像自己当初在战俘营磕磕绊绊的学习了一些中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