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结合(1 / 2)
安德烈需要参加他自己的舞会,因为作为一战结束后为数不多的还活着的容克贵族,他的家族需要维系一切的关系。
包括和上层犹太人的。因为犹太财团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而一战结束后,他们这些容克贵族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
不过电影里却并没有直接拍摄安德烈参加舞会的情形。
但是安德烈那歇斯底里的戏却让现场的观众有了很多的猜测。
坐在靠后排位置的艾米丽耳语的和男友里昂说道:“为什么那个安德烈对参加舞会那么排斥啊。参加舞会多好啊,那些贵族舞会都会有很精美的食物吃。还会有一些漂亮的贵族小姐和公子。还能和他们跳舞,多棒啊。”
而里昂则耸耸肩低声说道:“或许是因为他不想要自己的人生被人掌控你知道的,那些贵族少爷和小姐们最喜欢玩这一出了。”
“花着老爷的钱,然后说什么要自由。最后还离不开老爷的钱。一边不想被老爷管,一边又想要老爷的钱。这些人就这样,所以他们巴不得老爷死呢。我猜后面这安德烈会一枪崩了他老爹,然后带着西嘉尔远走高飞。”
里昂和艾米丽耳语着讨论剧情,越说越离谱。有一种后四十回红楼梦里林黛玉吃香油拌大头菜的美。
不过电影的剧情还在继续。虽然说电影里没有直接给安德烈参加舞会的镜头。
但是却让镜头跟随着安德烈的父亲,那个老容克贵族走了。
这名老贵族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哪怕是他脚步已经不是那么的平稳了。
在镜头里,这名老容克走进一个全是名流们的会议室。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上流阶层。
而在会议室的最上首坐着一个略显清瘦,但是面容冷峻且精神饱满的年轻人。
他的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西服上没有一条褶皱。手表表带恰恰好扣在手腕上,不松也不紧。就像是人中的卫生胡一样,不长也不短,不宽也不窄。
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这个人的第一眼,就给人一种很规矩的感觉。因为这个人就好像很规矩,有一种严肃古板但是又感觉是可以令人信任的感觉。
而这位是谁在场的所有观众都能认识,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横行欧洲十余年,打的欧洲一代年轻人都快绝种的家伙。
现在的电影已经有刻画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大独裁者》。
卓别林用自己的喜剧方式解构了希特勒,在他的作品里,希特勒就是一个理智又不理智,癫狂又愚蠢的可怕疯子。
当然,卓别林是喜剧大师,他拍摄的电影也是喜剧电影,用这种方式解构希特勒也无可厚非。
毕竟希特勒对于欧美一代人来说,压迫力太大了。
不做一些幽默解读的话,恐怕很多人都无法直面他。
所以即便是有其他的电影拍摄二战的正传片,关于希特勒的形象也是相对模糊和片面的。
毕竟英美苏也没想把希特勒这个人拍立体了,只要脸谱化是个大坏蛋就好了。至于他为什么坏不重要,老百姓也不关心,都死了那么多人,谁在乎希特勒为什么坏,他怎么那么坏的。
所以那些电影里,即便是没有蓄意去做,但希特勒的形象多少是有些丑角的。
但是在这部《西嘉尔》里,这个年轻的希特勒,用一种莫名的,有压迫性的性方式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