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对的声音(1 / 2)
房子带着自己的同伴们远走他乡。这一次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必然是辛苦的。
国际共运这件事不好做。
但是该做也还是要做的。国家也支持这些年轻人走出去看看。和房子一起出走的这批年轻人中,是有一批组织上看好的,有潜力的年轻人。
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是也不能让年轻人一直活在安全的地方,他们也需要去见识一下外面的天高海阔。
而在不断的转换交通工具之后,这批年轻人从中国到了苏联,又到了东德,在通过渠道转到西德。最后转到法国。
之所以这样走是为了让这些年轻人也见识一下资本主义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拥有热情是好事,对资本主义国家有所批判也是好事。
但是要知道我们的批判是为何而来的。要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
李锐在元时空之中可是见过不少看似信念坚定的年轻人,改革开放之后见到西方国家就立马滑跪了。而且是跪下之后站不起来的那种。
说到底,宣传工作和对年轻人的心里建设没有做好。
人类是慕强的。元时空之中,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还挺穷的。而之前很长时间内的宣传,尤其是对国外的宣传都是只挑选不好的宣传。
比如说美国爆发的人种问题矛盾,还有欧洲爆发的学生运动,如此等等。
只看到对方的坏处,没有看到对方的长处。所以才有那句梗:国外都是水生火热。
这种宣传模式是有问题的。有的年轻人被这种宣传给蒙蔽了他们的思想,原本他们本该是有能力去分辨是非的,因为主席的辩证法又不是白教的。
可是有人却要自废武功,既不信辩证法,也不信共产主义发展。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发优势和工业优势简单的归咎于制度优势。
认为全面拥抱资本主义就可以和他们一样了。这和一百多年前清朝末期的那批人一样。
根本就没有变过,一直强调制度说、人种优势说。反正简单归咎成了一句:我混的不好,怪的是整个世界,和我无关。
这种人一多,会直接带坏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在本时空之中,在对外的宣传上,李锐一直不忌讳国外的长处。你越藏着,等到某天老百姓自己发现的时候,反弹的就越发的厉害。
还不如自己控制着慢慢的放开给老百姓一点点看,一点点增强他们的心里建设能力。
不要等到某天他们突然看到了纽约的高楼大厦大和车水马龙之后,就恐惧的直接下跪,然后就在也站不起来了。
要让他们知道,这些高楼大厦,那些街上跑的的汽车到底是怎么来的。在整个世界经济运行规律之中,强国是如何剥削弱国,资本家是如何剥削无产阶级。
每一美元都是带着血,这种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连这些都不讲,只会一个劲的藏躲,到时候不过是走老路,最后中国开始全面对外交流之后,必然又会又一批年轻人彻底跪下的。
而房子这批年轻人现在就是在李锐这种新式宣传和教育下长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