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国之重器,全新任务!(2 / 2)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设备製造的工艺出了问题还是材料不达標亦或是……敌人已经对“幽灵之耳”进行了升级
当他赶到研究所的战情指挥室时,里面早已是愁云惨澹,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赵兴邦部长、李主任,还有以潘老为首的一眾专家,全都围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一个个面色凝重,唉声嘆气。
“姜总工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门口。
那目光里,有期盼,有怀疑,也有审视。
“姜晨同志,你总算来了!”赵兴邦快步迎了上来,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焦虑,“情况,小王都跟你说了吧你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晨没有说话,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了前线传回来的所有数据报告,一页一页,仔细地翻阅起来。
他看得非常慢,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图表,都不放过。
指挥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打扰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怎么样看出什么问题了吗”一位性子比较急的专家,忍不住开口问道。
姜晨放下手里的报告,闭上了眼睛。
他的脑海中,“悟性惊天”模块高速运转,前线传回的所有数据,如同潮水般涌入,与他脑中庞大的知识库进行著疯狂的比对和分析。
次声波频谱、地质震动模型、信號衰减率、大气湿度、温度……
无数个变量,在他脑中构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战场环境模型。
突然,一个极不起眼的数据,引起了他的注意。
是土壤含水率。
前线报告中,只是附带提了一句,由於近期是雨季,作战区域的土壤普遍比较湿润。
就是这个!
姜晨的眼睛猛地睁开,一道精光一闪而逝!
他快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头也不回地问道:“潘老,我问您,次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率,是不是不一样”
潘老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当然。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最慢。介质密度越大,衰减越小。”
“那好!”姜晨转身,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了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大家请看,这是次声波在乾燥土壤中的传播模型。而这个,是它在湿润土壤中的传播模型!”
“由於水的存在,土壤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都发生了改变。这导致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快,衰减率降低!更重要的是,”姜晨用粉笔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它会產生一个独特的都卜勒频移!”
“我们设计的大地序曲,模擬的是乾燥环境下的背景噪音。而在潮湿的土壤里,我方战士移动时產生的震动信號,因为这个频移的存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红灯,从我们製造的白噪音中,脱颖而出!被敌人捕捉得一清二楚!”
“我们非但没有屏蔽掉信號,反而因为改变了战场声学环境,帮敌人做了一次信號筛选!”
姜晨的话,让整个指挥室,陷入了沉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