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生死威胁(2 / 2)
溥仪不为所动,冷哼道:“凭什么要让国会通过决议?我们大清的皇帝也不是国会封的,那是大清的列祖列宗打下来的。”
“但是你现在还打得下来吗?”三上泽田冷笑道。
溥仪满脸怒容,又是一语不发。三上泽田却滔滔不绝,说起来没完没了,这次谈话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太阳落山,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
最后三上泽田阴沉着脸,道,“此事明天再谈,告辞!”说完收起黄旗和皮箱,灰溜溜地走了。
他前脚刚走,郑东胥就来求见,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郑陲平和郑陲安。
郑陲安逃离上海,坐着苏小坡安排的一艘小船逃到旅顺,然后就一直跟着父亲郑东胥留在溥仪的身边做事。
溥仪是不是做皇帝,对他们这些汉奸来说,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们要的是自己飞黄腾达,见溥仪与三上泽田闹得不亦乐乎,郑东胥是特地来劝说溥仪的,溥仪现在正在气头上,如何听得进去。
可郑陲安的一句话,却叫溥仪觉得不寒而栗,“事到如今,无论如何不能跟关东军翻脸,否则张作霖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溥仪听到这句话,又急又恨又怕,却偏偏无可奈何。只好说道:“大不了不建什么‘满洲国’,我们回天津!”
郑陲平摆着手说道:“谈何容易?这半年来我们和日本军部沟通密切,知道太多的秘密。现在肉在砧板上,万岁你想放手,日本关东军会放手吗?”
郑陲安又补充道:“统领千军万马,做过中华民国元首的张作霖,他们也是说杀就杀啊。皇上三思!退一步说,皇上来东北已经三个多月了,现在我们和日本人合作,这件事几乎是全中国都知道的事情。就算日本关东军肯放我们走,可中国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吗?”
郑东胥又说道:“老臣最后奉劝皇上两句话:第一句、好汉不吃眼前亏;第二句,日本人说得出,做得出,请皇上明断!”
溥仪闻听如遭五雷轰顶,瘫坐在沙发上,过了半晌,却依然喃喃说道:“我是大清的皇帝,这个称号,万万不能放弃,否则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父子三人见依然说不拢,只好告退。
本来约好第二日三上泽田再来和溥仪谈话,但是他回去之后思索了一夜,觉得溥仪虽然对于皇帝的称号,据理力争,却始终没有说要立即离开的意思。因此他决定不再和溥仪废话,直接采用强硬手段,不怕他不屈服!
他找来郑东胥以及罗阵育,多余的话也不想多说,用蹩脚的中文告诉二人:“溥仪先生是聪明人,你们向溥仪先生转达一句话:军部的决定再不能够更改,如果不接受,只能被看作是敌对态度,只有用对待敌人的手段做答复!”说完站起身,走到门口,头也不回,咬着牙补充了一句,“这是军部最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