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沙漠篝火(2 / 2)
“那既然你的种子锦囊涉及得有点分量,又是为什么什么呢?”王强问,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种子,特别是风媒的种子,就应该轻飘飘的,这样才被风带动。
“我让我的种子锦囊设计得有点分量,就是为了让它可以摒除风的干扰啊,咱们要精准、顶点播放,怎么可以让风干扰呢,就让它直接的砸向地面。”胡梭说着,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点激动,“甚至,为了保证种子不偏航,我还给它带上一对旋翼。”
“这旋翼又是为什么呢?”王强问。
“就是为了让它在落下的过程中,能旋转起来,一旦旋转起来,就获得一个角动量了。大哥,你玩过陀螺吧,那陀螺之所以能保证方向,就是因为有一个角动量。”
胡梭用树枝在地上用力戳点着:“我的无人机将它们弹射出去,让它像子弹一样,无视低空气流的干扰,垂直砸向地面,巨大的冲击力足以让它深深嵌入沙层深处。这样是不是就能解决我们曾经讨论过的,无效嵌入泥土还有后续怕动物吃掉的问题呢。”
火光跳跃,映照着林教授陷入沉思的脸。他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
“流线造型——动能嵌入——精准弹射——这想法很大胆。”
“可是——”教练继续提问,“你的种子锦囊设计得沉甸甸的,又硬,那它什么时候裂开,让里面的种子透透气呢?”
“落地的瞬间啊。”胡梭往王强那边挪了挪,向他展示自己的设计稿,“大哥,你小的时候,玩弹弓的时候,用那种橄榄型的种子作为子弹吗?”
“有是有。”
“那你有没有留意过,你弹出去的种子,后面有没有发芽?”胡梭追问。
“哎,我怎么会留意一颗野种子。”
“可是它们确实被弹射落地后,发芽了,因为落地的瞬间,坚硬的外壳被砸裂了;开出了一道裂缝,不是粉碎,而是开出了裂缝哦,这样既能保证种仁往下钻,保护它最后一程;后面也不会妨碍新生的根,钻出来。”
“哦,那就是你的设计附带‘开壳’效果。”说着,王强搭着胡梭的肩头,“好小子,你真不错,将飞行器给玩出花来了。”
林教授也连连点头:“确实,你这个想法真的很妙,有那种落地开花的效果。”
“可是——”他话锋一转,“问题也不少。”
说着,他用树枝点了点胡梭画的“种子弹头”。
“这对于你的材料与结构强度要求很高啊。既要又要的。从几十米以弹射初速砸下来,你怎么保证它不是粉身碎骨,而是仅仅是裂开一道缝隙呢。万一连外壳都粉身碎骨了,里面的胚芽还能活吗?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外壳,它要足够硬以维持流线型穿透沙层,又要在冲击的瞬间产生裂纹。这个门槛可不低啊。”
林教授的问题精准地打在胡梭构想中最脆弱的环节上。
篝火“噼啪”地燃烧着,映照着胡梭脸上兴奋的光芒渐渐被凝重取代。
还是这样,一个问题看似解决了,后面会有无数的问题随之而来。
教练听着也默默点点头,他认可“精准控制”和“适度力量”才是关键:“鹰抓兔子,也不是越猛越好。太高了俯冲下来,鹰自己也可能摔伤;力道和角度,要刚刚好。”
“看来,我得回去,跟我的团队再研究研究。”胡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