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科技,愿意为兵团人负重前行(1 / 2)
陈工的一番话,确实掷地有声,仿佛一下子就将栓在研发部脚脖子上的锁链给剪断了,就好像在说:“大胆去尝试吧。”
一股强烈的认同感和豁然开朗的明悟,连带着一丝明媚的笑意,漫上了每个研发部心头。
短暂的错愕后,市场部的王阳还是卷土重来,他估计也没有想到,陈工,这么一个老工程师言辞居然如此的锋利。
他冷哼一声:“陈工,以前的项目,那些边边角角的技术,确实还有点用途。可是,人得有重点啊,就像一顿饭,烧糊了,就是烧糊了;你不能仗着,还有点锅巴可以吃,就说,有收获吧。这叫做什么?”
说着,他的目光扫过研发部的每个人,“这叫做,幸存者偏差。有情怀是好事,可是不能仗着情怀,就到处画大饼吧。你们谁,能保证,这次的沙漠无人机飞播项目不是一个无底洞?明明这个市场的项目,还有那么多;而公司的资源又那么的有限,包括你们自己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那为什么不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确定性强的项目上呢?”
说着,王阳又将目光锁定胡梭:“人啊,总不是为了点情怀,拿着真金白银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然后栽了大大的跟头了,就说,前面走的路,都是技术溢出吧。”
胡梭因为激动,居然一下子蹦起来了:“王经理,咱这仅仅是情怀吗?咱这个提案明明就是针对客户需求的。咱如今新疆分部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就是跟沙漠寸土必争。”
说着,胡梭的语气有点颤抖,他想起了兵团人一代一代的努力:“你看见过兵团人如何跟沙尘暴抗争吗?他们辛辛苦苦种下的防沙草格子,可能一场十级沙尘暴就掀翻了。这便是他们面临的血淋淋的现实。他们需要新的工具!科技明明可以给他们新的力量,让他们在自然面前多一次的底气,为什么不愿意尝试呢。”
说着,胡梭的语气平和了些:“兵团人为了咱负重前行的时候,谁又愿意为他们负重前行,哪怕一段距离?”
当胡梭说到到这些的时候,作为公司总裁温总手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之前他一直不发言,保持缄默。
眼前,这个年轻人执拗的神情,让他想起了两人的初遇——
五年前,全国大学生无人机飞控算法挑战赛的决赛现场。
作为主办方加评委的他被一个团队给吸引了。
他们的无人机飞控算法在复杂干扰环境下稳定性很高,力压群雄。
赛后,他向那个写算法的人(也就是胡梭)抛出了橄榄枝,并且承诺深圳、上海这些技术前沿的分公司位置,任君挑选。
然而,这人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疆。
跟一般的工程师相似,这孩子都是敏于行,而讷于言。当时,仅仅是淡淡的回应说,自己喜欢新疆。
如今看来,是一颗赤子之心啊!
“原来,这小伙子放弃那些看上去光鲜的前途,愿意扎根在这片苦涩的地方,是希望用自己手中最为锋利的武器(技术),试图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寻找一条斩断荆棘的方法。
尤其是胡梭那句“兵团人为了咱负重前行的时候,谁又愿意为他们负重前行”深深震撼了这位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