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共享无人机(2 / 2)
想到这里,胡梭就兴奋地冲出去,正好找到了正在院子里劳作的老父亲——胡杨。
“爹,我有一个想法。”胡梭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
“关于无人机,这些就在牧民桑杰家,看见桑杰大哥为了寻找羊,在风雨中走丢,我就彻底明白了,无人机,这工具不仅仅对于咱兵团农场有用,甚至对于牧民家庭,用途也太多了,简直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的版本。您想想哦,无人机能帮牧民做的事实在实在是太多了,找牲口、看草场、甚至送点小东西。它天上飞这么一遭,能剩下多少的人力,避免怎样的危险,我们得想想办法,让更多的牧民家庭能用上这东西。”
父亲胡杨停下手中的活,听着儿子哔哩吧啦地讲了一通,听到最后甚至都皱着眉头;然而,他并没有打断儿子的话,反而是沉默地拿起靠在车边的旧烟袋锅,慢悠悠地塞上烟丝,划燃火柴,啪嗒啪嗒地吸了两口;边抽着烟,边听儿子讲完。
说完这一切之后,胡梭甚至自己都打了一个响指,壮志满满的。
“你的无人机是一个好东西,不管是在兵团农场,还是这次在冬牧场找走丢的牧民,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我承认。可是——”
父亲话锋一转,用烟袋锅虚指了指冬窝子的方向:“可是,你让桑杰家,让这周边任何一户牧民,自己买一个你无人机,可能吗?”
胡梭一楞,经济成本的问题,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谁不知道,该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上大学有前途,可是谁又能保证每家孩子都能这样?
无人机也一样?
如今哪怕是手机,在牧民家庭都不普及,更加何况是上大几万的无人机!
然而他还是不甘心,下意识地说:“成本问题,可以降低的嘛?就像咱兵团农场,不是一样可以分期付款吗?先用着,用着好了,农场增收了,用农场增收的利益,去分期付款,整个过程进入了正向循环。”
胡杨眉头皱的跟一个扁豆节似得,摇一摇头:“不——儿子,有些事你不懂,牧民家庭,跟兵团农场还是不一样的。”
迎着胡梭眼底的质疑和不甘,胡杨继续说:“这么说吧,兵团农场能拿出来的;一个牧民家庭是拿不出来的。”
说着,胡杨似乎要真的跟儿子算一笔账:““你晓得桑杰家那群羊,要是赶上好年景,刨掉成本,一年能落下多少钱吗?”
胡梭自然是不知道的。
父亲老胡继续问:“你晓得一头好的牦牛现在能卖多少钱吗?”
这真的是问到了胡梭的知识盲区了。
然而,老胡似乎还没有放过儿子,继续问:“你晓得冬天的草料、夏天的虫药、一年的油盐酱醋、娃娃的学费书本费…都是从这些羊毛、羊羔子、牛犊子里一点点抠出来的吗?”
胡梭皱着眉头,似乎在问:“那有如何?”羊毛出自羊身上,他自然是知道的,可是无人机能增强牧民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啊,“如果桑杰哥,这一遭,为了寻羊,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保护家里的财产,回不来了,那么桑杰哥和卓玛嫂子的家,顶梁柱就一下子没了,一个家就这么毁了。”
此刻,父亲却摇摇头:“不,寻常人,不会这么算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