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盐碱化,土地病了(1 / 2)
就在胡梭的共享无人机在牧民和散户农民之间掀起一番技术的风暴的时候,兵团农场这块土地却生病了——盐碱化。
这病就像是人的慢性病一样,一旦患上了,便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只等着一个时刻复发而已。
这可是无人机可以解决的事。
走近看,许多土地都呈现出病态,地表开始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霜雪”,那居然是盐巴。
一脚踩上去,咯吱嘎吱的,此时就连土壤也板结发硬,失去了应有的疏松与活力。一旦土壤板结发硬,植物的根系就如同被勒住了脖子那般,透不过气了,开始病恹恹的。
大片大片地泛着不健康的黄白。
土地生病了,植物自然也就营养不良。
这新出的玉米苗艰难地探出头,就跟先天不良的孩童似得,植株矮小,叶片枯黄卷曲。
老连长带着技术员下地,随手抓起一把土,用力一攥,眉头直接皱成了扁豆节,他们摊开手一开,指尖留下明显的白色盐渍,掌心留下的碎土块硌得手疼。
“又加重了……”老连长声音沙哑,他们常年跟盐碱化作对,自然知道老对手的厉害和顽固。
“大水压盐,年年压,年年返。”跟在老连长身旁的胡杨眉心的愁色更加浓重了些。他自然是知道这些年,兵团为了化解盐碱化所付出的努力的,“水费、电费、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效果却越来越差。”
踩着地下这白花花的盐巴,不用看,仿佛都能知道这土地的味道是苦涩的,于是身边年轻的兵团战士不甘心地做了一个比喻,“这地病得太重了——”他将目光投向那兵团投下大价格的滴灌系统,“我们引雪水洗盐,小心翼翼地滴灌,就是想控制着土地的慢性病,然而,这土地就像是喂不饱的渴死鬼,喝下去的是淡水,吐出来的还是盐碱。”
看着这白花花的土地,旁边的老职工似乎也看到了收成无望了,他默默拔起一株孱弱的棉苗,感慨到:“这土地那么苦涩,就连棉花的根系都展不开了,委屈巴巴的。我看着心里也憋屈得很啊。”
盐碱化,就如同一场白色的瘟疫那般,从地下水里渗出来,仿佛是这块土地娘胎中带出来的一种病。
有的病得回炉再造。
看着这土地越病越重,再强的兵团人似乎也回天无力了:面对风沙,他们可以植树造林;面临干旱,他们可以修渠引水。
可是,面对盐碱化,就好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洗盐压碱,费力不讨好,耗时耗力;滴灌小心翼翼,本想用点点滴滴的水,将植物根系处的盐碱控制处,奈何它一旦大范围扩散了,你连法子都没有。这块土地仿佛将所有人拉进入了泥潭中那般。
胡梭看着父亲早出晚归,每天都带着一声叹息入睡,感觉这土地盐碱化,让整个兵团农场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什么才是解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