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抗盐碱转基因棉花(2 / 2)
政委也过来凑点热闹:”就是!教授您这可太不够意思了!”
许叔说:“原来还藏着这么个不用操心的宝贝!你要是早拿出这秘密武器,咱立马就给您安排上了。”
林教授被大家笑得有些不好意思,难得地幽默了一句:“藏拙了,让各位见笑了。好饭不怕晚,好种也不怕等。”
几周过后,那原本白花花、死气沉沉的土地,如今被一层充满生机的绿色逐渐覆盖。
星星点点的绿色,却足够振奋人心了。本来今年,兵团都做好了颗粒无收的准备了。
一天晌午过后,林教授和文秀提着装满资料和简易检测工具的书包,正准备出门,刚走到兵团农场的院子口,就撞见了哼着小调、优哉游哉下班溜达回来的胡梭。
胡梭一看他俩这架势,一个箭步上前,笑嘻嘻地一把拦住:“哎,林教授,你这是要回乌鲁木齐大学吗?”
林教授也是一老实人:“咱这是去家访了。”
“给谁家访?”胡梭一下子来了八卦的兴趣。
“之前,附近村里的老乡不是也拿了咱的抗盐碱化转基因麦子回去种马?我们答应过他们,要定期去看看苗情长势,指导一下田间管理。今天约好了去李家沟子那边看看。”
胡梭一听,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林教授,你还真的是大忙人,负责咱兵团农场就算了,还连着隔壁附近几条村子都包了,居然还负责售后?”
林教授也是半天才明白过来,胡梭嘴里的“售后”其实,就是“回访”的意思。
“可是——咱兵团农场去李家沟子,那路不好走。”胡梭看看天色,也犯难了。
“咱知道不好走,所以准备去许叔家里借两辆自行车。”文秀说着。
“自行车估计也不行,那路上坑坑洼洼。”说着,一副找对人的模样,“这种事儿,交给我和我的无人机不就完了嘛,你们两位还用得找,将时间浪费在路上吗?”
文秀有些疑惑:“无人机?它能怎么看苗情?”
“哎呦,文秀姑娘,我那是农业无人机,专门就是干这个的。”胡梭说着,“我的无人机飞过去,也就是几分钟的事;用它那身上挂着的那个多光谱相机,在那麦田上头一扫,哪里苗密了、苗稀了,哪里叶子颜色不对劲可能缺肥了,它看得,可比人清楚多了。数据咔咔一下就传回来了,soeasy!”
胡梭这么一说,直接击中林教授和文秀的痛点,毕竟来回路程是问题,巡田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也是一个问题。
出发的时候,甚至林教授还跟文秀讨论着,真不行就在人家农舍里借住一晚。
可是这两习惯了亲力亲为,这无人机飞一遭就回传数据这么轻巧的事,他们反而有点不习惯了。
胡梭似乎也看清楚了对方心头的疑虑:“林教授,您看,我现在就能让它起飞,直奔李家沟子那几块种了咱麦子的地。飞过去十分钟,扫描五分钟,回传数据分析一会儿,总共不到半小时。”
说着,胡梭居然就带着人(其实是拽着林教授的手臂)往回走:“而您呢,啥都不用操心,就只管着坐在屋里核查,不一会儿,那附近村里的几块地的体检报告就送货上门,保准让你看得清清楚楚的。也不需要您吭哧吭哧跑过去,一块地一块地弯腰瞅强得多?”
胡梭说得调皮,实际上也是心疼林教授,这老人家自从来援疆后,白头发就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