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陨石带(2 / 2)
心中计算了整个陨石带的布局,需要找出中间的三个最大的陨石。
这三块陨石是这个陨石带中为数不多的稳定,类似恒星在星空中的作用,依靠着强大的吸引力,将整个陨石带吸附在这一片空域。
三块陨石相互牵引,只要同时破坏了这三块陨石,这一片星域数万光年内,都会变成狂躁的陨石风暴深渊。
破军时而快速地移动、又时而化作一缕清风随着乱石飞行,甚至附着在巨石上,看似一动不动,实则在缓慢地飞行。
此时,宁小舟的大脑已经如同超级计算机在运行,就算联邦著名的超级计算机“深蓝”,也无法跟上运行速度。
在宁小舟的眼中,整个星域时而快速滚动瞬息万变,时而又化成静止状态万古恒定。
就这样,不断地前行、后退、随机地移动,不知何时就来到了陨石带的正中心,一座乌黑深邃的巨大陨石前。
这个陨石由一颗死星演化,经过了无数次的燃烧和碰撞、又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压缩,已经化成了坚硬无比的陨石。
站在这颗陨石星上,一眼望不到边际。俯身尝试着,用手指触摸,竟然分辨不出是什么材质。
整个陨石星的元素已经牢牢地链接在了一起,无法用现有的词汇来形容。比泥土坚硬、比岩石有韧性、却又和水流一样可以变换形态。
将一只手臂化作高震颤粒子刀,缓缓地插入地面,仅仅插入才十几厘米就无法再深入。
不敢使用具有爆炸和震动的武器,看来只能慢慢地挖掘。
一点一点地扩大洞口,小心翼翼地挖掘,大半天之后深度挖进了十来米。
叹息了一声,这个深度不够用啊,最起码也要几千米,才能够不受外界的震动。看来,用蛮力挖掘是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算蓝翔毕业也不行。
将一小撮姑且称之为泥土的物资收进了机甲中,机甲功能带有小型的探测装置,因为预料到了这个情况,出发前又特地加强了这个试验系统。
经过测试,竟然大部分还是地球的元素,只是因为外力的作用、打破了分子组合形成了特殊的形态,这也算幸运之事了。
既然知道了分子结构,就有了解决的办法,飞快地调制出一瓶试剂,倒入了脚下的深坑里。
试剂只有一点点,却产生了神奇的效用,将这些泥土气化了一般,如同融雪一样,化出了一个深邃笔直的洞口。
足有一千米了,这下子够用了。
掏出一个小小的金属盒子,银白色光滑的四壁,看不出什么奇特。
将盒子放入洞口,盒子就缓缓地移动到了洞里。等到触及了洞底,又将泥土重新覆盖在了洞口。
盒子就是“θ元素”的爆炸装饰,用生物材料制作。这个时候是平稳没有危险的,但是盒子里的生物材料会缓缓分解,在两天之后会完全分解完成,也就变成了一个炸药。
完成了一个爆炸点,又陆续寻找到了另外两个爆炸点。
其中一个爆炸点有点困难,竟然是一颗还在燃烧的陨石。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将爆炸盒子重新包装,变得放火放热,才将这个爆炸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