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京南二号卫戍都市(2 / 2)
“电浆炮威力强大,唯一缺点就是射程还不如守城重炮。不过,有一说一,拥有这样强大的守城兵器,卫戍都市的守卫能力,比防御堡垒强了不止三倍。”
“可惜,这种强悍的武器,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小型化。不然,人类也不至于被困在这些城墙之中,无法深入荒野。”
“正因为如此,大小姐才有了组建守卫者联盟的决定。大小姐想靠超能者的力量,为人类未来,搏得一线生机。”
一边聊着天,一边继续前进。
很快,四辆越野车,进入了卫戍都市之中。
卫戍都市的路,都比防御堡垒宽了很多。
刚进入卫戍都市时,映入眼帘的,就是连成一片的农作物建筑群。
这样的农作物建筑,都在十层左右,里面自然长满了庄稼。
其实,如今的人们所吃的农作物,都是用这种方式长出来的。
人类住的地方都不够,城墙里,哪里能分出很多土地种庄稼?
所以,将农田搬入大楼,也是势在必行。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土壤,适宜的温度。
好在这种将农作物搬入大楼内的培育技术,在大灾变前就已经十分完善。
大灾变发生后的一百年间,人类躲入地下,也是依靠这种技术生存了下来。
可以说,没有这样的技术,人类也不可能从大灾变之中,生存下来。
卫戍都市的边缘,成片是这种专门用于生长农作物的建筑。
这样的建筑,陈飚所在的二十三号防御堡垒也有,但比起此刻看到的情景,防御堡垒的那些,就显得有些寒碜了很多。
防御堡垒中的农作物建筑,首先楼层,就比不上这里。而且,分布格局,也是东一个西一个,没有形成卫戍都市这样的规模。
这样的格局差异,乃是卫戍都市和防御堡垒情况不一样造成的。
毕竟,卫戍都市太大了,人口也多,农作物建筑集中起来,也好管理。防御堡垒那边,终归比卫戍都市小,规划堡垒格局时,不用学卫戍都市这样,将农作物建筑形成规模。
陈飚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惊叹了一路……
其实,不止陈飚在惊叹。其他没有来过卫戍都市的人,也都对卫戍都市的宏大格局,赞叹不已。
魏洪振更是雀跃,跟个孩子一样,打开车窗,冲外面大呼小叫,引的路人对之露出好奇之色……
“咳咳……坐好坐好!”陈飚心情平复一些后,板着脸教训魏洪振:“别跟没见过世面一样,越是遇到大场面,越要淡定!”
魏洪振回头看了陈飚一眼,鄙夷道:“我是神经病诶,你跟我谈淡定,是不是找错了对象?”
陈飚傻眼:“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