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蛛丝马迹(2 / 2)
“二叔母,您是聪明人,怎也能着了别人的道?若是下次想逃,我帮您便是,切勿再连累我母亲了。”
弦姝俯下身,附在高氏耳边,说下这么一段儿话,便转身离开了。
徒留高氏愣在原地,半晌儿都回不过神儿来。
诸事暂作了结,眼瞅着清明的小假还有半晌便要收尾,弦姝急急地赶回栖梧院。
她想寻了曼儿,趁着春色,一同放风筝去。
甫一回院里,便见曼儿搬了个矮凳,往屋檐上挂着什么。
一缕朱红飘落,似无边血色孽海。
弦姝怕惊着这小丫鬟,先去扶凳,才开口问道:“曼儿,你这是作甚?”
曼儿见是自家姑娘回来了,屈身跳下矮凳,指着屋檐上的红绸道:“辟邪。”
“辟邪?何故需用此物辟邪?”弦姝惊诧道。
“姑娘,您先进屋,我慢慢同您讲。”曼儿眼神里有几分慌乱顾虑。
进了屋里,弦姝又闻见满屋桃香。
桃枝、桃花、桃肉脯、桃酒,桃糕,应有尽有。
“这又是何意?”弦姝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刚还嚷嚷着辟邪,这会子又像是邀她纵情诗酒。
“姑娘,您先坐下,吃几块儿果脯,饮几杯酒。”曼儿不答,只催促弦姝道。
弦姝只好应了,且等她卖关子。
“这下咱们定会安然无虞了。”曼儿舒了口气,安心道。
“曼儿,究竟怎么一回事,这下可说与我听了吧?”弦姝问道。
“今个我随林嬷嬷去街上采买,听胭脂铺的老板娘说,近日好些个府上,都出了怪事儿,吓得家里的女眷都不敢轻易出门儿了。”曼儿这才开口讲道。
“什么怪事儿?”弦姝追问。
“说......说是岳三姑娘回来了,挨家挨户去寻了那日参加晚宴的人。”曼儿语气了充满了恐慌。
“这等子鬼话你也信?”弦姝不置可否,直言岳三姑娘去了,还要被这般编排。
“那老板娘还说,这几户人家皆在府门挂起了红绸,买了好些桃花制品,摆满了屋子,说是要辟邪免灾。我们起初也不信,便绕道去了顺平侯府、湖阳公主别苑,确是见着了那红绸。”曼儿见姑娘不信,又补充道。
“于是你们也有样学样买了这么些物什回来?”弦姝依旧不信。
“是了,我们半道上还遇着那永昌伯和宁远侯家的嬷嬷,皆买了这些呢!”曼儿拎出几位同僚来。
“那你且说说怎么个辟邪法?”弦姝只好顺着她的话问道。
“屋檐上挂红,可避那冤魂冲撞;桃音同“逃”,若实在避之不及,也可逃过一劫。”曼儿认真答道。
“你只顾辟邪,只想着逃,可打听清楚了,为何要避,为何要逃?”弦姝扶额,只觉这小丫鬟平日里沉着机敏,遇到了这鬼怪之事,便神志不清了。
“听那老板娘说,岳三姑娘的死另有蹊跷,便始终不肯归去,要寻了众人讨要个说法呢。”曼儿又道。
“她比那说书先生还能胡诌,还有你,准你识字念书不是为着让你只看那些奇谈怪志的!”弦姝只觉这小丫鬟,定是话本看得比书本还多。
“姑娘,您不信罢了,明日上学,自去问陆公子和姚姑娘便可!”曼儿甚是不服。
“快勿作这些怪了,随我放风筝去吧!”弦姝不再理会她这些痴语,随手翻出了前几日扎好的纸筝。
“姑娘,还是待在屋里好些,今个夜里便是岳三姑娘头七,届时鬼门大开,冤魂来索......”曼儿甚是不愿。
“大晌午的说这些作甚,待过了今晚再说吧!”
弦姝不以为意,一把拉起曼儿,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