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为她们求情?(1 / 2)
郡主大娘子与弦姝两母女闻言,面面相觑。
方才为娘的还叮嘱自家闺女,莫要开老祖宗的玩笑,谁能想到,老祖宗竟自个讨酒来喝。
郡主大娘子沉思片刻,问道:“府里的酒多得是,可您年纪大了,又有些顽疾,自是不宜饮酒的。母亲,您是否遇着些什么烦心事了?不妨说出来听听,我们几个小辈儿在此,陪您说说话,说不准,还能一解心中烦闷,这酒自也是不必饮了。”
弦姝亦附和道:“祖母,喝酒这事不急。您且说说,到底发生何事了?”
老祖母长吁一口气,欲言又止,欲说还休。
“罢了,叫她说与你们听吧。”她拍了拍高氏的肩膀。
高氏闻言,望了弦姝母子两眼,为难道:“我说了,二位可莫要生气,生气伤身。”
弦姝母女复又相视一眼,难不成老祖母这烦心事竟还同她们有干系。
郡主大娘子道:“妹子,只要能解老夫人心中千愁,你尽管说便是了。”
高氏思量一番,开口道:“这事,还要从我那书斋说起。书斋来往的大多是些寒门举子,一来二去的,我与其中几个也略有相熟。一日,来了个姓白的书生,在我那书斋里买了藏书还有笔墨纸砚,临走时还毫不吝啬地买走我一幅书画。”
“这有何奇怪的?莫非是得了什么不义之财?”弦姝追问,只觉着这个故事,同自己与母亲八竿子打不着。
高氏摇了摇头,答道:“这钱的来头,并非不义。只不过与我们这些人都有关联。”
“与我们都有关联?莫不是父亲资助的学子?”弦姝疑惑起来。
“非也,是那孙氏的母亲。”高氏答出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
孙氏的母亲赵氏,弦姝曾听大娘子提起过。
算是个苦命人,接连失了父亲、丈夫,受不住打击,日子过得稀里糊涂,将几个儿子养得骄奢**逸,却对孙氏这个幺女作妾之事,很是不齿。
她竟花钱来资助寒门举子,也是个稀罕事。
“这与我母女二人又有何关系呢?”
“这赵氏花重金资助举人,目的是想将自家女儿和外孙女赶回公府来。”高氏答道。
“怎么个赶法,既是回娘家思过,定是晓得错处才可回来,怎又能将其赶回。再说了,公爷还未开口,岂是她们想回便能回来的?”郡主大娘子听闻那两个丧门星要回府,不由地恼火起来。
“咳咳......”弦姝轻咳两声,示意母亲,注意风度。
郡主大娘子这会儿才注意到自个儿的失态,语气柔缓许多:“妹子,无碍,你且继续说。”
高氏轻抿了口茶,继续道:“听那举子说,赵氏,本就看不起上门做姬妾的女儿,回去了几日便闹得天翻地覆。可孙氏母女左右没得地方去,只好赖在府上不走。这也就算了,她们母女许是在国公府享惯了清福,回去什么活计也做不了,赵氏便更忍不得了。
可眼瞅着一日一日过去了,国公府还未传人来接这母女俩回去。赵氏便疑心,公爷有了休妾的打算,一旦被休弃,这两人更是无处可去,只能待在她府上。于是她便花重金聘请了好些举子,说要他们为自己写一条状子,告到圣上那里去。”
“向圣上告自个的女儿?由她去吧,圣上日理万机,哪会去操这份闲心?”弦姝轻蔑道。
“若是告孙氏母女,这事也好说,哪里还轮得着我一个老婆子操这份闲心,气得寻酒喝呢?”沉默良久的老夫人,见话渐渐说开了,才开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