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调兵遣将(2 / 2)
里长苦木嘶哑着喉咙,率领士兵在最重要的东城门努力维持秩序,疏导拥挤不堪的人流。
眼见东门堵塞严重,他当机立断,指挥后面的人分流,从其他城门绕行前往造化县。
赵范站在高处,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他命令杨继云及其部下,在完成伏击任务后,继续隐蔽在城外的小树林中,警戒可能出现的敌军小股部队,掩护镇民安全撤离。
李勇和谢虎则负责最繁重的装备搬迁工作。投石机的巨大木架和杠杆、香水作坊那些精巧的铜炉、导管和瓶瓶罐罐,都被小心翼翼地装载上马车。
这支由重要设备和核心工匠组成的车队,行动缓慢,几乎堵塞了整个城门通道,进一步延缓了撤离速度。
苦木不得不再次加派人手,引导民众从其他城门疏散。
城门口,赵范依依不舍地送别了秦昭雪。她和贴身丫鬟柳叶同乘一辆马车,后面跟着十几辆装载着侯府金银细软和重要文书的车辆。
谢虎率领一百名精锐士兵,神情肃穆地护卫在车队两侧。
“昭雪,一路保重,到了造化县,一切小心。”
赵范握着妻子的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秦昭雪强忍着泪水,用力点了点头:“夫君,你更要小心……我等你。”
赵范看着马车辘辘远去,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中,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
秦昭雪自嫁给他以来,便随着他东征西讨,颠沛流离,难得过几天安稳日子,始终在为他担惊受怕。这份亏欠感,在此刻离别时尤为强烈。
忙碌、混乱而漫长的一天终于过去。
当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掠过十里堡的屋檐,这座昨日还充满烟火气息、人声鼎沸的边陲小镇,已然变得空空荡荡。
街道上散落着匆忙间遗落的杂物,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空巷发出的呜咽声。
赵范带着宁飞、铁牛以及剩余的五百名士兵,开始进行最后的清场。
他们挨家挨户地检查,用力拍打房门,高声呼喊:“还有人吗?快出来!必须撤离!”
一旦发现还有因各种原因滞留的居民,无论是恋栈不舍的老人,还是躲藏起来的孩童,士兵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带出,送上等待的车辆,确保不落下一人。
确认全镇已空无一人后,赵范下达了最后的命令:“把我们剩下的所有石油弹,全都给我用上!”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将库存的一千多枚石油弹,分散安置在镇子的每一个角落——房顶的瓦楞间、院落的柴堆后、街角的阴影里……所有可能被敌人利用的隐蔽处和必经之路上,都藏匿了这死亡的火种,并用茅草、破布等物进行巧妙的伪装。
尤其是在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的门洞内侧,各自秘密放置了十枚石油弹,用绳索牵引着引信。
赵范站在空寂的街道中央,环视着这座他苦心经营的堡垒,目光冷峻。这里的一千枚石油弹,就是他留给羯族大军最后的“礼物”。
一旦敌军主力涌入城内,这四门处的四十枚石油弹率先爆炸,不仅能大量杀伤敌人,更能瞬间引燃藏在城内的其他火弹,形成巨大的连锁爆炸和冲天火海。
届时,整个十里堡将变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火焰瓮城,让进来的人有来无回!
就在布置妥当不久,探马飞驰来报,声音急促:“侯爷!紧急军情!巩喜碧亲率四万主力,已离开界城,正杀奔十里堡而来!先锋官是……萧文康!”
萧文康?赵范目光一凝。
他听说过此人,原是巩喜碧的近身侍卫,据说与女帅关系匪浅,甚至有人警告过赵范不要与之争锋,暗示此人是巩喜碧的面首(情人)。
如今巩喜碧竟将他提拔为副将,充任先锋,其用意不言自明。
“呵,”赵范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笑意,“羯族军中,石破猫、河里海、石金伦之流,都已尝过我石油弹的滋味。唯独这位萧将军还未‘享用’过。正好,这份‘大礼’,就留给巩喜碧的这位心肝宝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喜碧闻言石金伦过河便遇到了埋伏,怒火中烧,咬牙切齿。十里堡正是大乱之极,对于攻占十里堡,歼灭十里堡有生力量的大好时机。
既然我们中了他们的埋伏,他们比不会料到我们还会立刻派人去攻击他们,这对我来说就是个打好良机。
于是,巩喜碧派遣萧文康率领五千精兵,再扑十里堡而来。
萧文康率领五千精兵,迅速渡过大辽河。
临行前,巩喜碧再三叮嘱,赵范诡计多端,务必万分小心。
萧文康虽表面应承,心中却不以为然,认为石金伦之败纯属无能。他自信满满,催动大军,直扑十里堡。
队伍行至距城五里处,道路两旁陡然响起尖锐的破空之声!
咻咻咻——!
一排密集的箭矢如同毒蛇般从林中窜出,冲在最前面的羯族士兵猝不及防,顿时被射倒一片!
“有埋伏!”一名经验丰富的千夫长声嘶力竭地大声预警。
萧文康心中一紧,猛地勒住了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