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三魂引令(1 / 2)
沈袆清楚韩度的焦虑,继续道:“大人,我今早查过家中的古书,说这种咒魂的邪术需三魂做引,七魄为令,方可施法咒魂。”
韩度一怔,不解地问:“三...魂七魄?既...然已经死了月昌明,那...就够了,为何还要死...一个...房子雄呢?”
凡精血胎生者,必有三魂七魄,
三魂者,天、地、命,又称胎光、爽灵、幽精。
胎光为生魂,此魂若强,则心性霸厉,弱则反之。爽灵为觉魂,锐则机敏,钝为迂腐蠢笨。幽精为阴气之杂地,主色心欲念与取向,偏者嗜同性,正者合天道人伦。
七魄者,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以及臭肺。
七魄由命魂所掌,命魂驻胎后散精气于七魄,人死先散七魄,继而三魂离体,就此告终。
韩度是读书人,知晓道家的魂魄之说,以为沈袆说的“引令”之事,是指一个人的三魂七魄。
“大人,您会错意了,也是我没说清楚。”
沈袆摇头解释:“古书上所说的三魂,并非是指天地命三魂,而是指三个人的命魂,同时配有每个人的七魄为令,也就是说,再有一个“引令”之人死去,此咒魂邪术便可成。”
其实,这些说法并非完全出自古书,而是沈袆向老乞丐吴伯请教得来。
之所以没有明说,是不想让吴伯涉嫌此案,毕竟皮俑咒魂是禁术,又牵涉到世子,知晓都是错,若是熟知更会被强加罪名。
韩度大惊失色,起身瞪向沈袆:“什么叫可成?如果再死一个可为“引令”之人,我家少主会如何?”
心急之下,韩度的话语顺畅,而且语速飞快,沈袆很怀疑他的口齿是故意显拙。
“书上说,术法成,三魂散...”
沈袆的话刚一出口,又赶忙摇头:“书上也说,此法过于阴邪逆天,为天道所不容,被咒之人必有六甲神人护体相抗,故此少有得逞。”
这话也是出自老乞丐,只是老乞丐还补充了一句,沈袆没敢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