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洛阳宫(3)(1 / 2)
第230章洛阳宫(3)
“别忘了执失思力也是突厥人”杨悦突然笑道
执失思力是唐将,但也是突厥人,用突厥人防突厥人,听上去似乎十分荒唐
殿中诸臣已不由地同声而笑
然而,这笑声却是另一种意思
执失思力的确是突厥人,但他还是唐将
不只是他,自东突厥归唐以来,突厥可汗、酋长封为唐将者过百人,几乎占了唐廷武将的三分之一强这些人不只家在长安,甚至妻女已是唐人
这个执失思力的妻子便是李渊的女儿九江公主执失思力会造反,任谁也不会这样认为谁若认为执失思力会背叛唐廷,简直比“用突厥人防突厥人”的思法,还要荒唐可笑
所以,杨悦虽然貌似在提醒大家:用执失思力这个突厥人出防突厥人十分可笑实则却正好用无人不知的事实,提醒众人:东突厥已完全融入大唐,根本不可能反对唐廷
李世民转头看向杨悦,眼中透出赞许的目光
果然,一阵大笑之后,没有人再提突厥可能南下之事
突厥人已是唐民,真正来自北疆的威胁不再是突厥人,而是薛延陀事实上归附的突厥民众横在薛延陀与大唐之间,反而起着缓冲带的作用
“既使突厥人没有异心但薛延陀可汗反复无常,这些年一直与我大唐纷争不断,圣上此次东征高丽,只怕薛延陀会乘虚而入”褚遂良沉吟片刻言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大笑道今夷男(薛延陀的可汗)老病,其子拔灼性格暴戾,难成气候前年薛延陀又被李世绩几千兵马杀得大败,必然不敢再起兵峰”
“然而不自量力者往往也有,如若薛延陀当真前来,圣上身在辽东,只怕不能兼顾”褚遂良坚持说道
“执失思力在夏州驻防,非为突厥而是等待薛延陀朕量夷男没有胆量前来若他前来,有执失思力在此,可保万无一失朕已让人传话给夷男:‘朕父子前往高丽征讨,他若有胆窥视中原,径直来取’”
李世民气若山河,威风凛凛断言之声如金玉裂帛,顿时令人心头大震,血脉为之愤张,**为之高亢又如一枚定心丸,令人为之折服
杨悦已是不自禁地击掌大赞心神为之一振,暗叹一句,英雄的魅力大概正在于斯
李世民不只有英雄的气概,重要的是他的威风建立在英明分析与决策之上,而非空口英雄
殿中诸臣也无不为之神醉
一,竟然没人再出言劝阻出征之事
想了许久,长孙无忌才又说道圣上出征,中宫空虚,臣担心会有玄感之祸……”
“无忌此言差矣虽然隋时炀帝出征,有玄感之乱,但汉高祖出征,不也有萧何安定后方,令天子无后顾之忧?”
这一次,不待李世民出言反驳,杨悦已不由自主的代为相劝,
“圣上之所以为成为今日天子,不只是圣上的意愿,是大家的选择大家拥戴圣上、选择圣上,是因为圣上的英明才干千古难遇试想当今天下,有谁能比圣上适合皇帝这个位子今日,圣上与众臣共同创造的贞观之治,将成为千古表率;这段历史也必将成就一段‘圣君贤臣’千古佳话
谁若不自量力地反对圣上,不过是在历史上多填加一个跳梁小丑而已
大家,龙华大会上,我曾不顾一切地救圣上然而,我肯为圣上牺牲,不是因为‘忠’,也不是因为‘情’,只因为圣上是值得我舍命的英雄这段历史上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圣上
我只要懂得圣上历史价值的人,定然会跟我一样,肯为圣上不惜牺牲”
杨悦情不自禁地站在历史高度,侃侃而谈
虽然不是激昂高呼,却极具感染力,感染着第一个人,也敲打着每一个人
长孙无忌看着杨悦,心中一阵翻腾杨悦所说不他之所以一直追随李世民,除去因为妹子的关系,因为李世民与他义气相投,认为李世民才是天下英主
不只是他,这座中的群臣,那一个不是?
尉迟敬德本是刘武周的手下大将,刘武周对他不可谓不重用,然而归于李世民帐下,一直忠于李世民
李靖本是隋室旧民,李渊父子晋阳起兵之时,李靖还曾想到扬州报信,没想到反落入李渊手中是李世民在紧要关头救下他,从此后,成为唐将,成为一代军魂,成为李世民最重要的战将
房玄龄是,原本中了隋代的状头,却不肯在隋时出仕,反而自投于李世民门下,从此在李世民府中做幕僚,呕心沥血几十年……
还有多的人,团结在李世民身边,形成一个稳固的集团,共同缔造了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
几十年了,由年少步入知岁之年,随着官职的越来越高,几乎忘记了追随李世民的初衷,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勾心斗角……
渐渐地,殿中安静下来,静得出奇,静得几乎能听到每一个人的心跳
众臣静静聆听,已深深为之感染,为之激动,为之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