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新的挑战,暗流再涌(1 / 2)
第194章:新的挑战,暗流再涌
毛笔从笔架上滑下来,砸在砚台边沿,“啪”一声脆响,墨汁溅了半张纸。
萧景珩眼皮都没抬,手指一勾,把那支乱跑的笔夹回原位。他正盯着刚写完的《推广“流民安置坊”至各州县的建议》,油灯映着字迹,像晒干的酱菜摊在纸上——看着糙,但下饭。
窗外雨点开始砸瓦片,噼里啪啦跟炒豆子似的。
亲卫裹着蓑衣冲进廊下,膝盖一弯,“咚”地跪在青砖上,水顺着斗笠往下淌,像条歪脖子河。“六百里加急密报!北境快马递来,信使倒在路上,是死是活还不知道。”
萧景珩这才抬头,眼神清亮得不像熬了一夜的人。他伸手接过油纸包着的竹筒,拆开火漆封口,抽出里面的薄绢。
只扫了两行,眉头就拧成了个“川”字。
“烽燧调度三天两头换岗?几个边将凑一块儿喝酒不,还把守军调开三十里?”他念一句,冷笑一声,“这哪是聚会,这是串门拜年呢?”
阿箬端着热茶进来,听见这话脚下一顿,把茶碗轻轻放桌上,没吭声,只吹了吹灯芯,让光亮更稳了些。
萧景珩把绢布拍桌上,抬手一招:“拿《七州兵防图》来。”
阿箬立马转身去柜子里取。那图是特制的牛皮卷,展开时“哗啦”一声,像谁突然抖开了块大桌布。他拿朱笔蘸了墨,在三个地方画了圈,红得跟剁碎的辣椒酱一样。
“这三个口子,一个卡咽喉,两个夹尾巴,要是被人捅一下,整个北线就得瘫。”他指节敲着地图,“燕王虽然蹲天牢喝西北风去了,可前朝那些老老鼠还没灭干净。现在新政刚地,百姓刚喘口气,他们就想掀桌子?”
阿箬声问:“要不要直接报皇上?”
“报?”萧景珩嗤笑,“现在连狗咬耗子都没见着影儿,我就敲钟喊‘狼来了’?明天御史台那帮人就能参我十本——‘南陵世子疑心生暗鬼,妄动军机扰乱边防’。”
他把笔一撂:“风没起,鼓不能擂。但风要真起来了,咱们得先备好伞。”
阿箬眨眨眼:“您想怎么整?”
“第一步,收网。”他嘴角一挑,“江湖事务司那边,有两个老谍子,表面是登记员,实际是从前三十六寨混出来的地头蛇。一个姓陈的,能听懂黑话接头暗语;另一个李婆子,专会装疯卖傻混市集。现在不用他们搞宣传了,改道,派进北境商队。”
“商队?”阿箬反应快,“走货的车队最容易被拿来运东西,情报、银子、甚至人……都能夹带。”
“聪明。”萧景珩点头,“让他们扮成押货的账房和随行厨娘,一路跟着粮草车往北溜。看见谁接头不对劲,记下脸、记下话、记下鞋底泥巴的颜色。”
阿箬咧嘴一笑:“连鞋底都查?您这侦探系统比顺天府强多了。”
“第二步,备火。”他起身走到墙角,拉开一个铁皮匣子,里面整齐码着几根短管,外头刻着“壬字号·三响”。
“新型火药信标,工坊刚试出来。一点就炸三下,声音能传十里,白天冒白烟,夜里闪蓝光。比烽火台快,比飞鸽靠谱——鸽子还会迷路,这玩意儿只会往上蹿。”
阿箬拿起一根掂了掂:“听着像过年放的窜天猴。”
“差不多。”萧景珩眯眼,“但它不是图热闹的,是救命用的。万一哪天边关真出事,守将不敢明发战报,就偷偷放一支。我们这边收到信号,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她若有所思:“所以您这是……不动声色地布了个天罗地网?”
“对喽。”他坐回椅子,翘起腿,“你现在去拟两道令:一道给工部,让他们闭嘴加班,三天内赶出二十支信标,伪装成‘民用爆竹试验品’出库;另一道给亲卫营,调两名轻功好的,随时准备护送信标北上。”
阿箬提笔就要写,忽然顿住:“可万一有人发现不对,咱们私自调动兵力、囤积火器……”
“那就得看演技了。”萧景珩咧嘴一笑,“你去对外放风,就南陵世子最近沉迷‘烟花美学研究’,打算在元宵节办个‘京城首届焰火创意大赛’,奖金五百两。有兴趣的匠人赶紧报名,优胜作品将在皇城午门外燃放,以彰盛世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