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全族!供我科举 > 第282章 確定班底

第282章 確定班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官上任最是需要人手,需要真正能倚为臂膀、休戚与共的心腹。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族中两位已在县衙歷练多年的族兄,秦书恆和秦文阁身上。

当秦思齐將心中所想和盘托出,邀请他们一同前往绥德州任上效力时,坐在下首的秦书恆和秦文阁闻言,先是一怔。隨即,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

能跟隨已是堂堂知州的族弟去任上,那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腹班底,是自己人中的自己人!其地位和前景,岂是困在这小县城里,做个仰人鼻息、看人脸色,永远升迁无望的胥吏可比

那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是能够凭藉才能和忠诚搏取出身的机会。更何况,两人心中雪亮,如今能在县衙占据这一席,还是当初秦思齐得了机缘,將名额让予族中,最终落到他们头上的。这份提携之恩,如同暖炭,一直温在他们心底,从未敢忘。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老话在秦书恆喉头滚动,却觉得不足以表达此刻激盪的心情:“思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族中子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能想到我们,是我们天大的福分!能为族弟效力,为家族爭光,是我秦书恆几辈子修来的造化。

你放心,此去绥德,无论是刀山火海,还是龙潭虎穴,只要你一声令下,我秦书恆绝不皱一下眉头,定当竭尽所能,为你披荆斩棘!”

旁边的秦文阁性子更显沉稳內敛,此刻也按捺不住心潮澎湃,接过话头,拍著胸脯,眼中闪烁著精明:“思齐肯带我们出去,是信得过我们的能耐!別的不敢夸口,但这衙门里的诸般道道,钱粮刑名的规矩章程,上下打点、左右逢源的门路关节,我二人这些年也算摸爬滚打,略知一二。

到了任上,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族弟儘快熟悉情况,掌握全局,绝不让那些盘根错节的地头蛇、积年老吏欺生、架空!”

两人深知,从秦思齐金榜题名那一刻起,全族的荣辱兴衰,大半气运就已繫於思齐一身。思齐好,则秦氏一族便能水涨船高,鸡犬升天。

若在任上出了差池,仕途受挫,那整个家族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可能坠入更深的冰窟。

因此,辅佐秦思齐,不仅仅是报答个人恩情,更是保全和发展整个家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血脉相连、无可推卸的责任。

感受到两位兄长毫无保留的支持,秦思齐心中一定,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抬手为二人斟上热茶:“好!有二位兄长相助,我心安矣!如同久旱逢甘霖,这绥德之行,总算有了底气!”

秦思齐思虑更为周详。光有熟悉基层政务的秦书恆和秦文阁还不够。官场之上,文书案牘、章程律例是根基,与上级衙门的沟通协调更是关键,稍有不慎,便可能授人以柄,或貽误大事。

沉吟片刻,指尖轻叩桌面,继续完善他的班底构想:“不过,光有二位兄长还不够。文书案牘、章程律例,乃至与上级衙门的公文往来,还需一个更为精熟此道的人来执掌。

我意,再休书一封,邀请如今在武昌府府衙担任胥吏的堂哥秦思文和秦山青一同前往。

两人在府衙多年,经手文书无数,深諳公文写作之奥妙,更熟知上级衙门的运作规程和人事脉络。在有他们二人加入,负责机要文字、沟通上下,最基本的班子才算初步齐全,各有侧重。

如此,上任之后,便可立即著手梳理政务,抓牢权柄,不至被

秦书恆二人眼前皆是一亮,连连点头。

计议已定,秦思齐不再耽搁,立刻走到靠窗的书案前。亲手研墨,铺开特製的官署信笺,略一思忖,便提笔蘸墨,手腕悬动,笔走龙蛇。两封书信,在他笔下几乎一气呵成,言辞恳切,条理清晰,既陈明了利害,又饱含信任与期待。

第一封是写给远在武昌府的堂哥秦思文的。信中,並未过多寒暄,而是直接切入正题,详细分析了绥德州面临的复杂情况,阐述了自己初步的施政规划,重点强调了堂兄精通文书律例、熟悉上级衙门运作是其目前最急需的臂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