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见哥舒翰(2 / 2)
“南北宋”
面对著略带疑问的高適,张泊也开始为高適进行解释。
“来到此地的,可不仅有大唐,还有著其他的朝代,就例如歷史中的秦,两汉,隋等都有人前来,而我刚刚所讲的南北宋,其实情况也与你们大唐差不多。
可以將北宋理解成贞观年间,南宋理解成天宝年间。
南宋的皇帝昏庸无道,因而,北宋的皇帝准备在南宋直接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
好傢伙!
高適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一方面,他惊讶於除了大唐之外,还有著诸多的朝代通向食肆,按照店家所言,岂不是他也能够前往这些朝代
另一方面,他也惊讶於南北宋的那一系列操作。
如果,太宗皇帝陛下来到天宝年间,那大唐也会改朝换代吗
不过,高適很快摇了摇头。
改朝换代,並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掌书记能够掌握的事,现在为今之计,还是要將太宗皇帝即將前来的消息,告知哥舒翰节度使。
“多谢店家告知这一切,我已大致了解事情的始末。
我这就回去,告知哥舒翰节度使这一切。
按照店家你之前的说法,应该用不了多久,我便会再次前来。”
高適说完,便欲起身离去。
不过,刚走出一步,他的身形便猛然一滯。
“店家,这个—我该如何回到天宝年间”
天宝十二年,节度使府。
修然,高適三人的身影出现在他们之前消失的庭院当中。
望著周围熟悉的一切,高適知道,他回到了天宝十二年!
回想起刚刚所发生的一切,高適觉得仿佛做梦一般。
不过,高適很快便从回忆中清醒了过来。
现在可不是给他追忆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將刚刚发生的事情,告知给哥舒翰节度使。
“太白,子美,我领你们去见哥舒翰节度使。”
因为有著高適的这一层关係,一行三人並未费多少波折,便顺利见到了哥舒翰。
此刻的哥舒翰,正拿著一只酒壶,一脸適然地坐在庭院的台阶之上,而他的面前,正摆放著几只看上去就无比沉重的箱子。
“节度使。”
高適来到哥舒翰的面前,对著哥舒翰拱手行礼。
见到高適前来,手提酒壶的哥舒翰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他年轻时就喜爱读《左传》,《汉书》,对於人才十分爱惜,恰好,高適就是此等人才,而且高適行事作风也十分对他的胃口。因此,他对高適青睞有加。
“达夫,你来看看,这些都是陛下给予我们前段时间的奖励。”
哥舒翰拿著酒壶晃晃悠悠来到箱子边,打开箱子,里面露出了各式的珍宝。
望著箱子中看起来就异常名贵的珍宝,高適明白,刚刚哥舒翰节度使提到的奖励是怎么一回事事实上,如今大唐的各大节度使,都是有著不同任务在身的。
例如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负责镇抚西域,保护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大唐的西北边防。
又例如河东、范阳和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他的其主要职责,就是防备北方的突厥。
而他的顶头上司哥舒翰,则是统辖了河西,陇右两镇,负责与吐蕃作战。
就在前不久,他隨著哥舒翰节度使出征,攻下了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黄河九曲,在那设置了逃阳郡,成立了神策、宛秀两个军。
没想到,如今朝廷的赏赐已经下来了。
“待会,便將这些赏赐分发下去吧。”
哥舒翰仰面喝了一口酒,对著高適说道。
“节度使,你不留一点吗”
哥舒翰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我的赏赐已经够丰厚的了,陛下封我为西平郡王,並且还將我的一个儿子封为了五品官,我就不多贪这一份了。”
见状,高適脸上露出敬佩之色。
哥舒翰节度使疏財仗义,这也是他对哥舒翰节度使钦佩有加的原因。
“是,节度使。”
这时的哥舒翰,注意到了一旁站立的李白与杜甫两人。
“达夫,这两位是”
“节度使,这两位乃是我的好友,李白与杜甫,他们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稟告节度使。”
“要事”
虽然对於面前的李白与杜甫两人,哥舒翰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但是,念在他们是高適的好友分上,哥舒翰也准备听听看他们所说的要事是什么事
“不知是何要事”
“节度使,安禄山恐要造反。”
出乎高適意料的是,在得知安禄山要反的消息后,他的顶头上司哥舒翰依然神色如常,甚至动作都没有停滯,直接仰面又灌了一口酒。
喝完酒的哥舒翰长长地打了一个酒,然后平静至极地说道。
“达夫,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这件事。”
“节度使似乎早就知道”
“达夫,你有没有发现,此次的赏赐,较之以往,要多出来很多”
高適扫视了一圈庭院內的箱子,点了点头。
“这是当朝宰相杨国忠因为知晓我与安禄山有间隙,特意想要用厚赏拉拢我,他还送来一封信件,想让我与他一道,上奏安禄山谋反一事。”
“这—”
高適万万没想到,宰相杨国忠会有如此卓越的眼光,竟然预测到了安禄山即將造反一事。
不过,仅考虑片刻,高適就笑著摇了摇头。
与其说是杨国忠眼光不一般,倒不如说是杨国忠与安禄山的间隙,已经大到需要诬陷安禄山造反的程度了。
“节度使,虽然不知晓杨国忠是否有著足够的证据证明安禄山造反,但是安禄山要造反,应该是確有其事。”
原本一脸轻鬆的哥舒翰,听到高適如此言语,轻鬆的神情消失不见,转而是一脸凝重。
他知道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私人恩怨,所以即使杨国忠说安禄山造反,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如果连高適都这么说,那就很值得商榨了。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