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刘……备?(2 / 2)
也就是说,你与刘备,其实有著共同的敌人,司马家。
光是这两层关係,就足以使你们达成合作。
到时,刘备帮助你从司马家手中復兴曹氏,並在將来,將曹操等一眾魏国人员交到你手,而你,则是在掌握大权,一统天下后,將蜀汉眾人妥善地交到刘备的手中。”
“多谢店家为我解惑。”
曹髦再度起身,向著张泊行以大礼。
张泊摆了摆手,示意曹髦坐下。
“现在刘备一行人还没有来此,所以这一切都不急,目前首要的任务,又回到了当初的那个问题,你能不能联繫上母丘俭。
只有阻止母丘俭起兵,將来才有可能復兴曹氏。”
“我可以一试,因为母丘俭长子母丘甸在洛阳担任治书侍御史一职,或许,他能够联繫上母丘俭。”
母丘甸吗
虽然这个名字对於张泊而言有些陌生,但是既然身为母丘俭的长子,应该在歷史上留下了些痕跡。
很快张泊便在手机上找到了有关母丘甸的信息。
虽然仅有寥寥数字,但是他也算是从中对母丘甸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明面上母丘甸在洛阳担任治书侍御史,但是说到底,母丘甸其实就是一个质子。
一旦母丘俭有所异动,母丘甸这个质子就得脑袋搬家。
而关於曹髦不確定母丘甸能不能联繫上母丘母丘俭一事,张泊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一方面,母丘俭起兵的原因之一,就有母丘甸不顾自身安危的劝諫。
另一方面,在起兵开始之前,母丘甸便带著一家老小润了。
虽然最后身死,但是可以看出,母丘甸確实联繫得到母丘俭。
而且,母丘甸的官职很耐人寻味。
治书侍御史,乃是一个负责掌管书籍的官职,好学的曹髦去见他,看起来也合情合理。
“曹髦,母丘甸確实能够联繫到母丘俭。”
“那我回去之后,便第一时间去找母丘甸,向他陈述利害。”
张泊点了点头。
“只要母丘甸联繫上母丘俭,告知母丘俭及文钦不要造反,让他们好好蛰伏,那么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
张泊刚说完,门口却传来了一阵阵嗓门极大的呼喊声。
“店家,店家—””
听到这声音,张泊便知晓谁来了。
还没有等张泊有所反应,就见到一人直接掀开帘子,大跨步进入屋內。
“咦,高明,你竟然还在这儿。”
来人不是別人,正是明朝汉王朱高煦。
“我可不是一直在这,而是回去了一趟,如今也才刚来不久。”
李承乾笑著回应道。
“嘿嘿,高明,看起来你今日运气不错,诺,我给你带来一人。”
朱高煦闪身到一旁,一个人影在朱高煦的身后显现。
张泊这时也知晓了朱高煦所带的人是谁了。
正是先前李世民所需要的郑和。
郑和这时也对著张泊一行人拱手行礼。
“高煦,这位是”
见到有些陌生的郑和,李承乾向朱高煦问道。
“听老大说你们大唐需要郑和的帮助,这不,我就將郑和带来了。”
这就是店家口中的郑和
李承乾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郑和。
身材魁梧,面容俊朗,倒是和他印象中的宦官形象大相逕庭。
“多谢高煦了。”
朱高煦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见朱高煦不在意,李承乾便向著郑和说道。
“此行,麻烦郑太监了。”
“太子殿下言重了。”
这时,已经一屁股坐在长凳上的朱高煦注意到了正盯著他的曹髦。
“咦,店家,这位少年属实有些陌生,难不成是新人”
“高煦,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三国时期曹魏的曹髦。”
“曹髦!”
朱高煦虎目圆睁,看向曹髦。
他可是熟读《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自然知晓曹髦是何许人也。
当然,更令他感兴趣的是,曹髦乃是曹魏之人,但是食肆却有著两位汉朝之人,汉武帝刘彻以及刘备。
如果让他们知晓了曹髦的到来,肯定异常有趣。
就在朱高煦內心想要看好戏的同时,张泊也为曹髦介绍起了朱高煦。
“曹髦,这位乃是明朝汉王朱高煦,这位是郑和,他们来自於嘉平六年的一千一百年后。”
“一千一百年后—”
原本唐朝的三百年就已经让曹髦惊讶了,结果现在,又出现了两位千年之后的人物。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曹髦手中动作不慢,迅速起身,向著朱高煦与郑和拱手行礼。
“曹髦,不用如此客气。”
朱高煦说完,目光望向一旁的张泊。
“对了,店家,刚刚你们在聊什么”
“我们刚刚在聊关於曹髦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朱高煦当即拖动长凳,加入到这场聊天当中。
“店家,不知现在的三国是什么时候”
“现在是嘉平六年十月,过两个月母丘俭將要造反,而司马师將要出征平叛,而现在,我已经让曹髦联繫母丘俭,让其暂时不要动手了。”
“这样啊.””
朱高煦点了点头。
难得的,张泊在朱高煦的脸上,看到了思考的神情。
“店家,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司马师也不会死了”
“没错——”
“店家,你说,如果我前往三国时期,帮曹髦弄死司马师如何”
好傢伙,朱高煦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但是他的想法不是让朱高煦去,而是直接让关羽等人前往。
至於怎么出宫
很简单,硬闯便是。
当然,张泊所说的硬闯,可不是通过人力硬闯,而是通过货车。
直接驾驶货车,从皇宫衝出,凭藉曹魏时期的城门,根本不可能拦住。
等到出了宫,一路疾驰,直奔司马师的府邸。
凭藉著升级过的装备,关羽等人直接就是无双。
原本歷史上的司马师,就因为眼疾的缘故,在平叛中被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嚇得病情恶化而死。
而张泊的方法,便是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就算司马师福大命大,没有被斩杀当场,但是这一嚇,恐怕也会將司马师嚇出个好列。
待到事成,关羽等人直接跑路,谁也不会將这件事怀疑到曹髦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