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后续(2 / 2)
他们深知,如今司马师的死亡,势必会引起曹魏局势的动盪。
而接下来,是由司马氏掌控朝政,还是改名换姓,谁也说不准。
大將军府。
一位面容瘦削,二十余岁的年轻人,来到大將军府的后门位置。
隨后他募然开口,无喜无悲对著身后跟著的一群人说道。
“昨日,那些刺客的车驾便是停靠在此地”
一人站了出来,带著些许怯意,恭敬地对著面前的年轻人说道。
“回中书郎,就是停靠在此地。”
一方面,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虽未有而立之年,但是已然是大魏的中书郎,被封为关內侯,年纪轻轻,便已封侯拜相。
另一方面,这位年轻人,算是大將军府的三號,甚至是二號人物。
由不得他不恭敬。
而这位年轻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经曹魏太傅钟的幼子,钟会,钟士季。
得知这一切后的钟会,仅是点了点头,隨后,目光望向了皇宫的方向。
现在,来龙去脉他已全部获悉。
那些刺客从皇宫衝出,驾驶著奇怪的车驾来到大將军府,在刺杀完大將军后,便再度衝出洛阳,去向未知。
“来人,將昨日的护卫全部拖下去处死。”
“中书郎,饶命啊。”
刚刚说话之人连同身后几人齐齐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身为大將军府的护卫,贪生怕死,不履行护卫之职,留之何用”
隨著钟会的挥挥手,门口站著的士卒架起跪在地上之人离开了钟会的视野。
“昨晚守皇城与洛阳城之人也尽皆处死,身为守门之人,竟放任刺客离去,死有余辜。”
“是,中书郎。”
“另外,密切注意周围的城池动向,一旦发现那辆奇怪的车驾,直接动手,不论死活!”
“是。”
交代完这一切事宜的钟会前往了大將军府的深处,他还有一件要事要处理。
处理完事情的钟会,手中拿著一匹绢帛,向著他下一个目的地走去。
不过,在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时,他听到了一阵哭喊声。
钟会眉头一紧,加快了脚步。
此刻,在大將军府议事厅的中央,摆放著一个棺,有一人正趴在棺柠上痛哭。
“兄长——”
趴在棺上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
来到议事厅的钟会,见到停放在中央的棺,神色不览也有所动容,只是最终归於一声嘆息。
他与司马师也算是老相识了。
两家算得上世交,他的兄长钟毓与司马师关係密切,他自小便跟著兄长与司马师,算算日子,如今已过去了二教个年头。
原本按照他的打算,凭藉他这位好友的三筹帷,是很有可能重复当年魏武帝之事的。
但是现在
造化弄人,司马师竟先行离开。
要说他伤心吗,他自然无比伤心。
但是,他深切地知道,现在並不是伤心的时候,而是应该先行稳定住局势。
只是
望了一眼正在痛哭的司马昭,钟会无奈地摇了摇头。
与大將军相比,他的这位弟弟属实是有些稚嫩了。
首先,大將军绝不会在別人面前露出怯的一面。
不过,他没有忘记大將军对他的嘱託,钟会快步上前,来到了趴在棺上的司马昭的面前。
“子上,还请节哀。”
“钟士季,你说的倒是轻巧,死的又不是你兄长。
况且,我兄新亡,为何你却一都不伤心”
听到司马昭的言语,钟会眉头一皱。
不过,他还是慢条斯理地说道。
“子上,现在並不是伤心的时候,大將军新亡,朝局势必会发生动盪,如果处理不当,司马家將会有覆灭的危亨。
因而,现在的首要目標,便是要稳定局势。”
司马昭抬起头,盯著钟会。
他想起了前些日子兄长对他的交代。
“那士季,该如何行事”
“由子上你接管大將军的职务。”
“我”
“没错,目前朝中的一切事宜,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子上你可以顺理成章地接过大將军之职,继而完成大將军未完成的事。”
司马昭的眼神募然坚定了起来。
“好,就依士季你所言。”
“另外,我从大將军的臥房中找到了这个。”
说罢,钟会將么中的绢帛交给了司马昭。
司马昭有些疑惑地接过绢帛,凝望著绢帛上熟悉的字跡,他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想要夺眶而出。
绢帛之上倒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
但是很明显,绢帛上的字跡与兄长平日里的字跡相比略显潦草。
想来是兄长预测到要遭遇不测,这才將一些所要交代的內容记录在了绢帛之上。
上面还特別提到了一点。
让他与士季通力合作。
“士季,关於刚才之事,教分壳。”
“子上,我们之间就不用说这些了,先办正事吧。”
“好。”
农家乐中,已仕是晚上七八了,但是张泊依然没有將农家乐的大门关上,因为他在等眾人回来。
算算时间,也差不业了。
与张泊想的一样,不一会的功夫,农家乐外,就传来了鎧甲甲片交错的声音。
紧接著一群人便进入了农家乐。
不过,张泊有些奇怪。
他似乎並没有听到货车停靠的声音。
“店家。”
为首的关羽对著张泊打起了招呼。
通过院子里的灯光,张泊一眼就看出了关羽等人盔甲之上所沾著的血液。
好傢伙,幸好是晚上出动,白天出动被人撞见,还不得报警啊。
“云长,此次任务完成得如何。”
“店家,圆满完成了任务,司马师已死。”
张泊点点头。
司马师一死,曹髦的半作余地就大了一些,接下来就可以一步步稳扎稳打,逐步收拢权利了。
忽地,张泊发现一件事。
前往曹魏去了七个人,现在只回来五个。
篇高煦与张飞呢
他可不认为张飞与篇高煦被砍死了,毕竟以他们俩的武力值,加上合金盔甲,在三国时期元著走都没有问题,怎么可能被人砍死。
而且,两人被人砍死关羽与篇高燧就不是这种反应了。
加之,他刚才没有听到货车的停靠声。
该不会,篇高煦与张飞,开著货车前往三国时期的蜀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