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祖孙(1 / 2)
第370章 祖孙
天宝十二年,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乃是大唐六大都护府之一,於贞观十四年建立,主要职责乃是镇抚西域管辖龟兹、焉耆、於、疏勒四镇,维护大唐陆上交通要道。
安西都护府的治所龟兹城,节度使府內。
有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负手而立,目光紧紧地盯著墙上的一张地图。
此人乃是如今安西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封常清。
虽然是副大都护,但是因为开元天宝年间的特殊规则,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只能遥领,即担任职务,却不赴任。
所以,副大都护便成为了安西都护府明面上的第一人。
除了副大都护一职外,封常清还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
也就是说,目前的封常清还暂时担任著节度使一职。
而大都护与节度使职权是不一样的,大都护更侧重於行政,节度使更侧重於军事,封常清算是二权合一了。
不过,虽然权势极大,但是封常清却没有丝毫逾矩,依然恪守著自己的职责,为大唐守卫著西域。
盯著墙上的地图看了一香的时间,封常清无奈地嘆了口气。
两年前与大食在恆罗斯的那一战,到现在封常清还是颇为惋惜。
当年,大唐以两万兵力与大食七万兵力交战五天不落下风,结果葛逻禄部竟被大食收买,袭击大唐后方,大唐因此惨败,他的上司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仅最终仅仅带了数千唐军返回。
最终,他的上司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节度使一职,由他暂时担任。
原先他已经做好了对抗大食的准备,但是,不知为何,大食在经过那次一战后,便再也没有了东进之举。
这属实有些可惜。
他相信,大唐的军队绝不输於任何人,而证明这个的方式,就是正面击溃大食。
或许,等过些时间,他可以向陛下提议西进
就在封常清如是想著的时候,一位將领模样的人穿过了重重守卫,来到了封常清背后约莫三四丈的地方。
“封常清节度使,接旨。”
有旨意
封常清迅速转身,几步之间,便已来到將领的跟前。
“臣接旨。”
隨著將领宣读詔书,封常清的眉头微微一皱。
詔书上的內容很是奇怪。
並不是让他前往朝中亦或者是其他的地方,而是让他前往鄯州。
鄯州位於陇右,乃是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治所。
他不明白,陛下为何会突然下达如此旨意。
“既然节度使已经收到詔书,那末將便先行离开了。”
“等等。”
“节度使莫非还有事”
封常清盯著手中的詔书看了几息。
虽然他怀疑詔书的真实性,但是,这上面的印璽却是如假包换的。
最终,他决定依照印璽上所言行事。
一是詔书上言语迫切,要他即刻动身,他也无法向长安確定真偽。
二是詔书仅仅是针对他一人,並不是让他出兵之类,这就无法造成重大的影响。
但是,该做的事情也要做,为了以防万一。
“还请使臣委屈一段时间,来人,將使臣押下去,严加看管。”
看到那人被带走后,封常清召集了下属,交代完一些事情后,便动身前往州。
天宝十二年,鄯州。
节度使府的门前,正站著两排全副武装的士卒。
虽然直挺挺地站著,但是因为实在是太过无聊的关係,他们之间时不时传来一阵交谈之声。
“你们发现了没,最近陇右似乎来了一位贵客,竟然连哥舒翰节度使也对其尊敬有加。”
李世民为了防止自己到来的消息提前泄露出去,影响到计划的实施。
目前的陇右,只有少数人知道李世民的真实身份。
“难道是朝廷派来的官员”
“应该不是吧,我们也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啊,而且根据这些日子的表现,对方似乎就孤身一人,並未带领隨从之类,这怎么可能是朝廷的官员
况且,我们节度使好歹也是大唐首屈一指的人物,地位与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不相上下,即使来了一位朝廷官员,节度使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姿態。”
“嗯,確实难猜,不过上面的安排与我们也没有什么关係,我们只需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行。
话说回来,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节度使似乎异常忙碌,这是不是预示著即將有战事发生”
“有战事好啊,有战事就意味著有军功和赏赐,上次的赏赐我到现在可还都没有完呢。”
在一眾士卒交谈的时候,李白领著乌决决的一群人,从隔壁的宅邸走了出来。
因为平日里就李白无所事事,因而,他便被放养了,在节度使府的隔壁给他找了一间宅邸,將其安顿在那。
跟隨著李白走出宅邸的眾人,正四处观望著周围的一切,即使是来过天宝年间的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也是一样。
她们当初是跟著李白,前往了大唐的都城长安。
而这次,根据李白所言,是来到了大唐边陆之地的鄯州,这可是她们第一次来到这么遥远的地方。
李白现在是哥舒翰的座上宾,因而,门口的士卒並未阻拦,便让李白进入了节度使府。
在李白的带领下,贞观年间与天授年间之人,也是顺利地见到了大唐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此时的李世民,正在与哥舒翰以及高適商谈著战事的细节。
李白刚刚进入庭院,李世民就注意到了这只规模庞大的队伍。
不过,虽规模庞大,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人,他都认识。
除了那两位女子。
“臣尉迟恭参见陛下。”
“臣秦琼参见陛下。”
而隨著尉迟恭与秦琼的自报家门,哥舒翰与高適皆是一脸然。
没想到今日来了两位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人物。
“叔宝,你的病”
虽然李世民对於尉迟恭与秦琼的到来感到欣喜,但是他瞬间联想到秦琼的寿命问题。
他还有十二年的寿命,可以暂时不治疗,但是秦琼不行。
“陛下,太子殿下已经將我带至了店家那,並且,也与店家约定了看病的时间。”
李世民鬆了口气。
既然如此,那他就放心了。
隨后,李世民將目光移向了李承乾。
“承乾,你怎么来了莫不是贞观年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世民在脑中搜寻一番。
根据歷史的记载,贞观十一年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大事啊。
下次发生大事,应该要等到明年吐蕃侵扰大唐边境。
他肯定不会给吐蕃这个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