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李靖的战略(1 / 2)
大唐军队停止了追击,转而开始收拢沿途跪地投降的散兵游勇,然后押解著大批俘虏,凯旋而归。
站在辽水东岸刚刚竖起的唐军望楼上,李靖遥望著南方烟尘渐散的天空,又转头看向东方。
南线侯君集、苏定方已站稳脚跟,並东向联络新罗。
而他的北线主力,现已踏破辽水天险,歼敌主力。
两把利剑,已然从南北个方向,深深刺入了高句丽的国土。
平壤的屏障,正在被一层层剥去。
接下来的目標,便是前隋三次折戟成沙之地,辽东城!
李靖的目光在地图上的辽东城停留片刻,眼神深邃,不见波澜。
这座让前隋百万大军鎩羽而归、埋骨无数的雄关,如今横亘在他北路军通往平壤的路上。
“辽东城…”他低声自语,指节轻轻敲击著地图边缘,“城坚池深,地势险要,守將乙支文德亦非庸才。前隋之鑑不远,不可不慎。”
帐下诸將,如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虽新胜气锐,闻言也稍稍收敛了急切之情。
他们皆知前隋三次东征,皆在辽东城下受挫,耗费钱粮无数,损兵折將,最终动摇了国本。这座城,確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李靖抬首,环视眾將,声音沉稳:“我军新破高句丽辽水主力,士气虽旺,然连续作战,人马疲惫,且陛下亲率中军主力尚在途中,预计需月余方能抵达辽水。
此时若以疲敝之师,强攻坚城,一旦顿兵城下,久攻不克,挫动锐气,反为不美。”
他手指在地图上辽东城周边区域划了一个圈:“辽东城之所以难攻,除本身险固外,亦因其周边有数座山城、军镇为其羽翼,相互呼应,供给支援。欲取辽东,必先剪其羽翼,断其臂膀,使其孤悬於外!”
战略意图已然明確。与其现在就去碰辽东城这块硬骨头,不如利用陛下大军抵达前的这一个多月时间,扫清外围,削弱辽东城的防御体系,同时让部队得到休整,並以战养战,保持锋芒。
“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李靖点將。
“末將在!”二將慨然出列。
“命你二人,各率本部精骑,分南北两路,扫荡辽东城以西、以南百里之內所有高句丽军寨、哨卡、屯堡!清除残敌,搜集粮秣,探查地形军情!
遇坚固据点,可相机攻取,若一时难下,则围而不攻,或绕道而行,首要在於机动、清扫,务必使辽东城西、南两面,尽在我军兵锋笼罩之下,使其成为孤岛!”
“末將得令!”两位骑兵驍將领命,眼中燃起猎猎战意。这种驰骋、扫荡周边的任务,正合他们胃口。
“牛进达!”
“末將在!”牛进达踏步上前。
“你部步骑混编,善於攻坚。命你率军东向,目標——白岩城!”李靖的手指重点在地图上一座位於辽东城东南方向、规模稍小的城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