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涌泉相报(1 / 2)
“拒绝的可能性会很大,但不管能不能成,总得先试试。”
周云飞想到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些头痛。
八十年代初期,民营企业的数量还相当少。
做小生意的人,倒是不算少了,但跟后来经济发达以后比起来,那就是毛毛雨。
这也是为什么,八九十年代只要敢下海,大都能够赚钱,因为一点都不内卷。
八十年代初期,敢开厂子的人,那更是有胆量也有见识的狠人。
因为改革开放刚开始,很多地区对政策的执行不一。
一些个人开的厂子,往往选择挂靠在村里,以村办企业的名义经营。
每个村,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家村办企业。
因地制宜,新河县
但不论是真正的村办企业,还是挂靠在村里的村办企业。
想要让他们先供货,等一个多月以后再结账,这想想就知道,难度绝对不会太小。
“要是少量的还好说,几十万的金额,这太难了。”
王大壮忧心忡忡道。
他想到,如果是几十元或上百元的量,去找所在村里的村办企业,以本村人的身份,怎么也能够欠下来。
但几十万的供货量,村办企业绝无可能赊这么大一笔账。
就算是合同规定一周内要供应的量,那也接近万元了。
这同样,很难从所在村里的村办企业,赊这么大一笔账。
“你是不是害怕了?”
周云飞严肃看着王大壮。
如果王大壮反悔,这绝对是一个大麻烦事。
“不……害怕,我是担心达不到供货的要求。”
王大壮纠结了一下。
“如果完不成合同,你可能会进去,你会后悔吗?”
周云飞问道。
“不后悔,是你给了我一口饭吃,让我能留在县城。”
“如果不是你,我家里人现在还吃不上白米饭。”
王大壮想想昨天,让一个老乡给家里带了二十斤白米回去,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是他父母,经常跟他说的话。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极端的结果,你的家人,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以后能餐餐吃上白米饭,一个月至少吃三顿肉。”
周云飞觉得,有必要提前给王大壮打一针预防针。
靠感情,什么关系都很难长久。
只有利益,才能维持长久的关系。
世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人与人如此,国与国之间,同样如此。
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男人,必须明白。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人感慨,年纪越大,身边的朋友却越来越少。
真正的朋友,好像一个都没有。
“谢谢。”
王大壮没有多说什么。
不善于表达的他,默默在心里决定,如果真的出现坏结果,一定不能将周云飞供出来。
只要家里人不用吃苦,他这么做也值得。
“放心,这个可能性很小。”
“相信我,能够解决供货的问题。”
周云飞自信道。
决定拿一部分红星大楼的供料工程,他也是考虑过其中的风险,要怎么操作才能避开那些风险。
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但提前有周密的计划,高风险也是可以成功降为低风险。
“我们村里的村办企业,我应该能赊到百来元左右的红砖。”
“今天晚上,我要不要回去一趟?”
王大壮问道。
“暂时不用,不过你这个法子,确实是个好法子。”
“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主动跟我说。”
周云飞心里微微一喜。
王大壮的提议,虽然解决不了几十万的供货量问题。
但解决一周内供货一万元的材料,还真是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