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寻找商机(2 / 2)
游宇涵琢磨着,抓人肯定是不能抓人。
以他的身份级别,实在是没办法和周云飞对着干。
可孟世豪那边,他也得交差。
思来想去,游宇涵很快想到,随便找几个人,冒充马朝他们就是。
孟世豪如果过问,就说马朝几人还在他手里便是。
至于那几个人,他相信,不敢不承认,他们不叫马朝、张虎、赵龙。
打定主意以后,游宇涵瞬间感觉轻松了不少。
于是,当天中午,马朝几人被释放了……
周云飞今天,在报刊亭买了数份报纸,反反复复看着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想从中寻找一些商机。
他要尽快在潭州市立足,保险快捷的方法,只有尽快投资一家大型企业。
赚一大笔钱,越快越好。
这笔快钱要怎么赚,他想到了销售。
但很遗憾,报纸上的产品广告并不多。
很显然,在市场经济刚起步的八十年代,还没有多少生产厂家,意识到广告的重要性。
都没有几条广告,想从中找到商机,明显有些困难。
看完最近几天的报纸,周云飞无奈放弃从报纸上寻找商机的想法。
倒不是,报纸上的信息,真的就没有一点商机。
比如某地收音机紧俏,一货难求。
比如某地,某品牌电视机刚上市销售,便被销售一空。
这些都属于商机,但想要抓住,本就需要足够的本金,加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运作开。
这样的商机,周云飞脑子里其实也很多。
比如冬季马上就要来了,可以生产电暖鞋,在电热毯基础上改进的一款产品,非常适宜学生做作业时取暖御寒。
因为功率小,用电方面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款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售价能被城里人广泛接受。
后来在新世纪初,有人推出这款产品以后,迅速火爆不已。
直至大家经济都普遍富裕以后,转向购买功率更大的取暖产品,才逐渐遇冷。
只不过,想做这个生意,提前推出电暖鞋这款产品,手里同样得有一笔钱才行。
周云飞接下来,也计划做这个生意,抓住冬季这个时机,快速赚一笔钱。
接着再用这笔钱,正式进入电器市场,将企业规模做大。
实现在潭州市站稳脚跟,有跟蒋云凡掰一掰手腕的资格。
但想获得办这个厂所需的资金,指望娄星市、新河县的未来星培训,短期内还真不现实。
卢强和胡有为,今天上午将娄星市和新河县的情况反馈过来了。
相关部门的突击行动,虽然没有给未来星培训造成重大损失,但接下来的经营成本大增,意味着利润会大幅减少。
红星大楼项目部那边,过段时间倒是可以拿到一笔钱。
但这笔钱,已经答应贾伟豪和关晓芸,第一时间投给研究所。
研究所那边,已经从新河县商务局,预定了一台极为重要的研究仪器。
这笔钱,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够随随便便改作它用。
毕竟这不仅仅是在商务局那边言而无信,也是在贾伟豪和关晓芸面前言而无信。
还将影响到药品研发工作的进展……
第二天上午,周云飞给王汉几人安排了个任务,去潭州市各大生产企业打听,厂里有没有滞销的库存产品。
如果有,他们愿意大量采购。
王汉几人得到任务以后,马上开始了行动。
周云飞也没闲着。
在潭州市的国营商店,南家塘附近的个体经营户,了解市面上的畅销商品,以及滞销商品。
八十年代,是一个生产力严重不足的年代。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都能够畅销。
没有品牌知名度、价格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很容易被消费者嫌弃。
这也是为什么,再过几年,国营企业将迎来一波下岗潮。
背后的原因,正是各大国营企业的产品大量滞销,库存无法转变成资金。
对于历史的进程,周云飞是一清二楚。
有点遗憾的是,现在离下岗潮还有几年时间。
他想要找到这方面的商机,难度无疑会大很多。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