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 > 第480章 其乐融融的朱家人

第480章 其乐融融的朱家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近龙城关的信鸽和传信兵有点忙。

除了杨远威以及督察使给皇上的信之外,还有给杨锋将军的家书,给李老大的家书,其他的都是写给徐焕的。

杨远威和杨心怡写给徐焕的信几乎是一天一封,商量着龙城关的一系列变革和娘子军的事宜。

李彪写了两封给徐焕,既有工作成果上的汇报,又有关于结婚方面的事请徐焕帮着拿主意。

杨夫人也写了一封给她,娘子军训练她想添加一些新科目,提出了几个方案让徐焕帮忙提提建议,还有就是又给徐焕送了不少吃的过去。

冯氏也写了一封回村,报平安的同时显摆了一下李彪的大宅子和李虎的出彩。

督察使朱文川一连往燕京送了八封信,有给皇上的,还有给家里的,他的信无法用信鸽送,实在是太厚了,每一封都堪比一本书。

第一封信是告诉皇上高句丽和新罗的狼子野心被龙城军给挖了,这回彻底打服了,娘子军首战惊艳绝伦,女子从军这事真的可行。

这信写的那叫一个详细,皇上看了如亲临战场一般,似有酣畅淋漓之感。

娘子军势如破竹的游击战和龙城军大气恢宏的花朵战被他描写的惟妙惟肖,大到千军万马的厮杀,小到杨心怡单挑统领的机巧,一招一式尽显英雄儿女的本色。

关外将士奋勇杀敌,关内百姓助威呐喊,军民一心的场面描写也是面面俱到。

皇上看完直拍桌子大声叫好。

后来是杨远威关于战俘处理办法的汇报,他汇报的角度跟杨远威的汇报不一样,他描述的是战俘的心态变化历程。

朱文川笔下的战俘从痛恨龙城关到痛恨他们自家大王的转变,描写得绘声绘色,犹如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眼前,对你倾诉着悲戚无奈的心声。

朱文川亲眼见证了娘子军全部的成长历程,这方面的汇报信件更多更细致。

那些女子有的是为了上战场杀外族替父报仇或者替夫报仇,有的是想出人头地争口气,有的是喜欢舞刀弄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她们都是非常勇敢的,敢于挑战世俗观念的,她们的生命都在成为娘子军之后得到了应有的绽放。

尤其是首次出战的勇猛无畏,令朱文川心中感触颇多。

他将这份记录写了两份,一份给皇上,一份给家里。

朱家虽说没有轻贱女子的思想,但是家中女子都是礼教森严,思想拘困,与娘子军的姑娘们一相对比,就显得死气沉沉,像个木偶。

朱文川希望他家老爷子能够从他的文章中悟出点什么,家里的规矩能够与时俱进改一改,他希望朱家能像龙城关一样换一个面貌,尤其是下一代,无论男女都能有自己可以发光发热的地方。

紧接着他汇报的是关于开春军民联合耕种之事,他跟着下田做了民意采访,写给皇上的信也别出心裁,是对话形式的,没有添油加醋,都是农家人原汁原味的土话。

这的确非常像现代的采访稿,在古代却是非常独特的写法,前所未有。

他还将一些农耕经验整理了一份送回了朱家,让老爷子按照此法在自家庄子里试验一年,要是有成效的话再让他大哥跟皇上说说。

后来他听李虎那个美猴王的故事讲的不错,他给润色了一番发给了皇上,让皇上也在百忙之中乐呵乐呵放松一下。

同时也给家里写了一份,这么好的故事他也希望能给自家孩子们解解闷。

皇上对他的文笔大为赞赏,能把枯燥的文书写得像评书一样,带钩子的,看得他总惦记后续的事,意犹未尽。

皇上每每看完他的汇报都会龙心大悦。

这天,皇上忽然叫来了朱文山,“文山呐,你弟弟当个督察使真是屈才了……居官不自傲务本求实,心思细腻高瞻远瞩,观察细微笔触生动。”

皇上一连串的赞美让朱文山有些发懵。

皇上随即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好!朕很喜欢他的做事风格。以前接触不多,真没发现他这小子竟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朱文山惶恐的颔首作揖,“皇上谬赞,文川他去了龙城关之后有些大开眼界感触多了些,还是冠军侯年轻思维超前布局深远,文川只是实时记录罢了,他……呵呵呵,我这个弟弟从小就爱卖弄文采,不足皇上夸赞。”

皇上点了点他,“你跟朕还客道上了,杨远威是个难得的人才不假,文川亦是,他文章写得很好,比之你的更胜一筹!也善于观察,思维也十分开拓……”

皇上停顿了一下,“文山,你再派家里一个小辈过去跟着文川多学习学习,日后文川我有大用。”

朱文山一愣。

大用?!!

皇上的大用一般都是天子近臣。

尚书或者内阁……

但眼下看来各部尚书都还未最后定夺,那这意思岂不是让文川直升某部尚书?

朱文山赶忙跪下,“微臣替家弟谢过皇上。”

“但你现在不要告诉他,让他把自家子侄带得跟他一样会写文书。”皇上眯眼哈哈大笑,“朕就喜欢看他写的文书,如朕亲临,如朕亲临呐!哈哈哈哈……没想到这个如朕亲临还能这么用。”

朱文山心里一阵波澜。

先前碍于他是丞相,朱家人不敢毛遂自荐,要不是先前皇上身边实在是缺人手,他们家也不会贸然站出来,即便如此也捡着边远地区的官做,捡着别人不愿去做的官做,甚至他家老爷子领着几个孙子不做官白帮忙。

他们家如此这般就是怕被别人说朱家借着从龙之功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家人,表面一副忠诚不二的做派,实则暗地里包藏野心。

这等言论是个心锚,一旦给皇上种下,指不定哪天朱家就会因此而覆灭。

朱文山以前从来没有忧心过朱家的未来,一直跟着熠王走在奋斗的路上,聊的都是感情与梦想。

直到熠王成了皇上,他也做了丞相,恍然间他才意识到了这件事。

他们从不否认朱家人各个都有才华,但碍于局势都被埋没了,应该说是不得不被埋没。

朱家祖上原姓诸葛,现留存的血脉仅剩他们这一支改姓朱的,就连祖宗牌位都是无字牌,是永远不敢说出来的秘密。

他们朱家不得不谨慎,他们害怕因为祖宗的事被世人推向风口浪尖。

朱家老爷子当年也曾身居高位,后来燕皇摆烂不理朝政,把控朝局的魏家一党开始清理异党,朱老爷子故意犯错自请降职退出权力中心,朱家开始式微,成了邺都的破落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