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钢钢好(2 / 2)
只不过这种告示说的是国家大事,不能以当地衙门的名义发,必须是从朝廷这边发才具有权威性。
若是发往各州府还好,不过几十份,可要连县城都算上的话,那就得上千份。
皇上思虑了一下,提议道:“不如各位爱卿加个班,大家一起写,尽早将这好消息广而告之。”
朱文山突然想起了徐焕之前说过的活字印刷术……这回他们解脱了,加班的苦命人换成了徐焕。
字模倒是有现成的,俞博导没事就抠字模,有点时间就抠,抠了半年。
大的,小的,篆体的,简体的,拼音,数字,符号,他把常用的都抠了出来。
这人可真是太能干了!
可光有字模没有油墨不行啊!
徐焕跟何云谦马不停蹄的赶回村里开始做油墨。
砖窑特意为此腾出一个窑烧松树枝,松木燃烧后所凝之黑灰就是做油墨的原材料之一——松烟。
然后,该徐焕这个穿越者登场展示现代科学的真正实力了!
她先提取出水溶性的植物胶,再将植物胶与传统的水墨和多种油脂进行水油融合。
这种配方既保留了水性墨的流动性,又通过油脂增强了附着力和干燥速度,是非常适合印刷用的。
于是……红旗印刷厂诞生了。
印完了关于“钢”的广告,接下来又接了个大单……给各个县衙印统计表。
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了。
徐焕:“反正也是统计一回,别光统计个人口,把田产、地产、牲口、店铺也一起统计了吧。”
于是加班的又变成了俞博导,因为字模不够用了。
但是他一个人的速度实在是跟不上眼下的需求。
皇上那边立马就安排了一些善于做雕刻的工匠过来帮忙。
结果这一来,这些人就不想走了,纷纷在泰和县那边预定了住宅和铺子。
徐老太对这件事最有发言权,“我们大食堂的饭菜那真叫一吃一个不吱声,吃上一顿,谁来了都不想走。”
现在泰和县那边已经着手盖第二家大食堂了,主理人是徐焕的二婶婶。
村里的大食堂主理人现在是徐焕的大婶婶。
徐老太以后是新东方厨师培训学校的主理人,任校长一职,主管教学,副校长是徐焕的小姑徐小妹,负责学校的经营。
徐老头觉得还是因为他们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所以来了才不想走。
老赵头觉得是因为路修的好,现在从曲阳县通红旗小镇的路全部修好了,又宽敞又溜光,两边也不再是高高的麻草,全部都种了柳树,这一走一过阴凉又美观,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老赵太太觉得是镇子上那些店铺在别地方没见过,哪个来了不是相中这镇上的规划?惦记在这开个铺子?
老郭头觉得是他们这的土壤好,一看这地就能长出好庄稼。
老郭太太觉得是村里的人好,热情,没架子,不受拘束。
老刘头觉得是房子好,齐刷刷一排一排的小二楼,谁看了不稀罕?
老刘太太倒觉得是学堂跟夕阳养老院更有吸引力。
这几位老头老太太对于红旗小镇这里的好那真是能夸上个小半天。
就连金矿洞里的老冯家也觉得这地方挺好!
一天三顿虽说是粗茶淡饭,但也给他们三口人吃得服服的。
冯大全从小到大也没说一天吃上过三顿饭,这被抓来当奴隶竟然还吃上了饱饭,这上哪说理去?
而且,他还报名了下一场的非诚勿扰相亲会,这要是能在这里面讨个媳妇,别说让他一辈子待在这里,就是八辈子他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