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赢了嫌少,输了不服(1 / 2)
盛元颐看着金不焕正在跟曹子建聊得火热,也清楚对方这会正在谈事,就没有急着出声。
而是打量起了康瑞园内柜台上再售的各个产品。
“这产品包装上写着能够促进消化,增强食欲,有没有这么神奇?”
“这居然还能促进什么钙磷吸收,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调节免疫系统,我靠,这功效是不是太过夸张了点?”
“卧槽,这什么维生素E居然还能延缓衰老?”
..........
就在盛元颐被这些产品的功效给震惊到的时候,店内的一名工作人员注意到了他,这就主动迎了上来。
“这位公子,您好,我是康瑞园的销售人员,您可以称呼我小莫,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
盛元颐闻言,这就朝着那工作人员摆了摆手:“我来找你们老板谈事的,不用刻意招呼我。”
见对方是来找曹老板的,工作人员也就没有继续缠着他,开始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不多时,金不焕的汇报工作终于结束。
曹子建抬腿,朝着盛元颐走去。
“盛公子,抱歉,让你久等了。”曹子建开口道。
盛元颐也很客气,摇头道:“是我来之前没提前跟曹先生打招呼才是。”
简单的一番客套过后,盛元颐便是直入主题:“曹先生,不知道当初你跟我在宛在轩的承诺是否还作数?”
曹子建明白,对方口中的自己承诺,无非就是有古玩要出手的话,来找自己。
只要藏品自己满意,出得价格绝对不会低于市场价。
“当然...”曹子建点头:“走,咱们去办公室内聊。”
虽然这大世界的康瑞园总体面积不过一百二十多平,但当初装潢的时候,曹子建还是强烈要求工人给他腾出二十来个平方当做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为的就是跟别人洽谈业务的时候,有个好去处。
随着两人进入办公室,曹子建先是给盛元颐沏上了一壶茶,而后才指着被盛元颐放到脚边的那个长方体的锦盒,问道:“不知道盛公子此次带来的藏品是?”
其实,在盛元颐过来的时候,曹子建就已经用心如明镜看过盒子里装得是什么了。
但知道归知道,这会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啥的,问一句,还是免不了的。
“曹先生当初能认得那件明成化的青花宫碗,这件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盛元颐也没明说,而是将问题抛给了曹子建。
“承蒙盛公子看得起,那我曹某就先上手看看。”曹子建笑着拿过那盒子,将其给放到了茶桌上,打开。
其内躺着一件高约35厘米左右,口径5厘米,足径12厘米,通体施‘奶白’釉色的梅瓶。
这种奶白,莹洁如初雪,朦胧似透纱。
整体器型秀雅不凡,胎质细腻,釉面洁净,器身饰暗花缠枝牡丹纹。
曹子建上手端详了一番后,将它举起,看起了底足。
足边积釉处见灰青色光泽,但是没有落帝王年号款。
要知道,没有落款的瓷器,不见得就不是官窑。
如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洪武时期,永乐早期,以及一些特殊官窑瓷,都是没有落款的。
但依然无法改变它们就是官窑的事实。
曹子建目光从底足上收回,将手中的梅瓶对着办公室内的灯照了起来。
只见看似厚重的瓷器,居然被轻松透光,而且釉面在透光时呈现出一种分红色调。
此刻,曹子建对于这件梅瓶的年代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了。
明永乐。
永乐一朝,宫廷重白瓷。
其釉色乳白,温泽柔和,于白瓷中形成独特风格,谓之甜白。
要知道,华国古代的各种色釉,多是利用铁、铜、钴、锰的氧化物的呈色作用进行着色的。
只是一般瓷土和釉料中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中必然反映出青色来,因此青釉是我国古代最普遍的釉色。
而像曹子建手上的这件‘白瓷’,并不是在釉料中加入一种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釉料经过加工,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
然后再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才能烧制出这种白度很高的白瓷来。
因为烧制难度高,加上釉色完美者,才能入贡,稍有不善,则直接弃于窑场。
使得,永乐时期的甜白器传世量比之青花瓷更加罕见的原因之一。
“盛公子,不知道这件梅瓶你打算以多少价格出手呢?”曹子建将梅瓶重新放回盒子,问道。
“曹先生能跟我谈价,说明这梅瓶已经让曹先生满意了。”盛元颐答非所问道。
曹子建笑了笑,也没有接对方的话茬。
“曹先生,跟我说说,你认为这件梅瓶是什么时期的吧?是不是官窑呢?”盛元颐问道。
“盛公子,你拿这梅瓶出手,想必比我知道的更清楚吧。”曹子建笑着回应道。
“我当然清楚。”盛元颐执意道:“可是,我就是想听听曹先生你的断定准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