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四回整队伍北辽撤兵 至山口大军止步(1 / 2)
书接上回,上回书正说到,石磊和一众将领从老王爷耶律峰口中得知如今奴境大乱,国内诸多兵马都被一众的中原反叛军给拖住了江北,短时间内是无法再派出一支援兵后,心里头很是难受。
原本,石磊和一部分主战的将领还想着等国内的增援大军一到好兵合一处,重整旗鼓,再去与那帮番奴决一死战。可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如今已然没了援兵,自然也就没法迅速重整旗鼓和齐军决战。在众人的一番苦劝之下,石磊没有办法只得暂时忍下了心中的那口气,下令撤军回国。
随后,石磊便把众将都招集到了一起,商量撤退的路线。
由于如今水路已然被齐军给封锁,辽军只能从陆路绕过苍龙江回到北辽。
可谁知这么一商议,很快便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想走近路翻过断龙谷,好尽快回到大辽,以免夜长梦多,迟则生变,到时若是去遇到了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或是受到什么损失,那可谓是得不偿失。
而另一部分人则相反,他们认为断龙谷的那条路虽近,但断龙谷太过凶险,若是贸然前去指不定会碰上什么麻烦,到时只怕损失会更为惨重。因此还是绕过断龙谷,另寻他路为好。
一时间,一众将领分成了两派,在林子当中便争论开了。可他们争论了能有好一阵还是无法统一决定。
众将没有办法,只得请求元帅下令,究竟走哪条路。
石磊见状,一时间竟也有些犯难,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是好,两条路各有优劣,一时间还真是难以抉择。
石磊好生思索了一番后,咬了咬牙,打定了主意:“也罢,这回便让我等去闯一闯那什么断龙谷!”
想到这,石磊把手一挥:“诸位不必争了,本帅已然决定,大军直奔断龙谷,取近路返回草原不得有误!”
石磊此话一出,那一部分担心凶险的将领顿时心里头就是一动。他们有些想不明白,为何一向谨慎的大帅这一次竟要冒这个险。要知道,若是在那断龙谷出了事,那只怕是性命难保。
有几名将领连忙起身,仗着胆子开口道:“大帅,我等认为此计不妥,那断龙谷虽说是近路,但实在是太过凶险,稍有不慎只怕便会全军覆没,还望大帅三思。”
其余那些赞成绕路而行的将领们也纷纷出言附和,都想让石磊再多考虑考虑,另选一条更为保险的路。
石磊见状,心中了然,他早已经料到,一部分将领会是这般反应,也早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随后,石磊缓缓起身,双目扫视众将:“诸位莫急,且听本帅一言。”
石磊此话一出口,一众将领纷纷安静了下来,同时都把各自的目光投向了自家这位大元帅。
石磊顿了顿,再度开口:“断龙谷虽近,但险恶无比,可谓是危机四伏。若是放在往常,定然不可选走此路,那样稍有不慎,便会损失惨重。”
一众将领听了石磊的这一番话,不由得连连点头,自家大帅说得一点儿也不假。只不过,大帅明知凶险,但却为何还要选这么一条路,着实是令人费解。
有不少将领的脸庞之上疑惑之色越发浓重,纷纷侧耳细听,都想知道自家这位大帅的心里头究竟是怎么想的。
石磊双眼看着一众将领:“可如今情形已然不可与往日相提并论,如今,我军实力大损,战力远不及以往。
对那帮南蛮而言,如今我军便是那案板上之鱼肉,随时可灭,如今我军处境可谓万分危急,因此我等绝不可在此地过多停留必须速回大辽才是正理。”
众将闻听此言,纷纷点了点头,认为大帅所言甚是有理,如今情势危急,的确尽早回到大辽为好。
石磊顿了顿又道:“如此一来,我等便不可再绕远路而行,眼下唯有横穿断龙谷一策可行。至于先前诸位所担心的问题,本帅已然有所考虑。
那断龙谷地处偏僻,少有人至,而且极为难行。若是我等抓紧时间,迅速过谷,再做好一应防备,想来安全通过的可能极大,足可一试。”
石磊一连几句话,便将走断龙谷一线的必要性。可行性等等一切给讲了个明白透彻,显然心中已经有了诸多安排。
一众北辽大将听完了自家大帅的这番话,也已然明白了其中关窍,知道如今那断龙谷一线是非走不可。因此众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纷纷拱手领命而行。
随后,石磊便传下军令,让众将士在林子当中好生休息一晚,待得次日天明即刻启程直奔断龙谷。
那位说了,既然不宜过多停留,那为何不即刻出发。倒不是石磊不想即刻出发,实在是如今一众辽军太过疲惫。
尤其是那众多的伤兵更是累得够呛,一些轻伤兵都无法行军,更别说那些重伤的了。若是再不休息只怕这些伤兵会活活累死过去。
总而言之,就凭辽军现在的状态,根本无力走到断龙谷。因此,石磊不得不下令三军就地休整一晚。
一声令下如山倒,一众北辽军将士纷纷抓紧时间整顿一切并就地休息。,只等次日天明时分,好直奔断龙谷,撤军回国。
有道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一夜时间便过去了。原本黑沉沉的天空逐渐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