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 第754章 真假

第754章 真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假的?“马兮彤惊讶得睁大眼睛,然后转脸问金归燕,”道一把我的玉玺给你。你又另换了一个献出去?“

”这......“金归燕转了下眼珠。

”你快把我的玉玺还我!“马兮彤怒道。

金归燕犹豫不决。

”告诉她实话。“箐儿看着金归燕说,”不然我就讲了。“

金归燕又犹豫片刻,只好叹了口气。

”好吧。我告诉你,马姑娘。你从泾川王家村得到的那块玉玺也不是真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马兮彤使劲摇头,“我那块就是完颜承麟传位时得到的,他一直随身带着。绝不会有假!一定是你调了包!”

“他没骗你。”箐儿在一旁说,“完颜承麟得到的玉玺本就是假的。”

马兮彤目瞪口呆。金归燕见状,又叹了口气。

“也不能说完颜承麟那块是赝品,只是那块并非自汉高祖时代代相传之传国玉玺,而是秦始皇用和氏璧打造出的秦玺。“

道一床上听得真切,这是不由大声道:”金归燕,你别说谎了!传国玉玺就是秦始皇打造的!你自己在萨迦寺时就那样对我们说过。“

金归燕微微一笑。”毛少侠,亏你还记得我那时说的话。不错,我那时是这样说过。可是,我那时也同样说过。

王莽篡汉时,向他姑妈太皇太后王政君讨要传国玉玺。王政君怒而掷之,破其一角。王莽命工匠以黄金补之。从此传国玺又名金镶玉玺。马姑娘所得完颜承麟之玺却完好无损,毫无修补痕迹。

再者,三国时曹丕以魏篡汉,传说他十分心虚,又在传国玺上刻下《大魏受汉传国之宝》八个字。马姑娘所得之玺上也没有......”

“可是上面却有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字。”道一马上接口,“而且是李斯以鱼虫篆体所刻。传国玉玺上才有,这也是你说的!”

“不错,我确实也这样说过。”金归燕又微微一笑,“否则我怎敢将马姑娘所得之玺献给崔大人。他又让金石大家杨均辨认。非此八字,杨均也不能断定此玺为秦始皇之玺。”

“那你还说不是传国玉玺!”马兮彤气道。

“马姑娘息怒。”金归燕微笑着又说,“我记得告诉过你们。此玺重见天日,乃是宋哲宗时,由陕西农夫耕田时发现。

蔡京同样鉴定此玺为始皇帝玺。宋哲宗大喜,斋戒三日,率群臣行受宝礼,以此玺为国玺使用,并为之改年号为元符。

只是到了徽宗朝。徽宗却以此玺非金镶而认定此玺为假,遂弃之库房,又用回宋太祖立国时所刻之玺。

等到金人入中原。徽钦二宗眼见开封城将破,又将秦玺从库房取出,投降时以国玺之名献于金人。

宋太祖之玺则另遣人先藏匿,后辗转送至江南,成为高宗所用国玺。直至谢太后携小宋帝投降,方归入国朝。”

道一听到这里,早已完全迷糊,忍不住说道:“按你所的意思,秦始皇以和氏璧所造的不是传国玉玺?那究竟什么才是呢?”

“自然是汉高祖所造之玺才是。”金归燕道,“当年刘邦先入关中,子婴向他投降,献出秦始皇玺。刘邦却将此玺,连同宫室珍宝尽数封起,以待项王入关。因此此玺后来落入项羽之手。

虽然最后项羽身死,此玺又重归刘邦。他却以为强秦二世而亡,项王得玺后也不过数年即被迫自刎乌江。此玺必为不祥之物。

因此高祖仅收藏之,而以上等蓝田白玉另制国玺使用,并代代相传,至王莽朝方得金镶玉玺之名。这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历代为之相争。也难怪历代典籍对传国玺有色白色绿两种说法。”

听到这里,马兮彤吸了口气。“你是说,真正的传国玉玺在后唐时已经让李从珂烧了?”

金归燕点点头。“李从珂身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已在玄武楼废墟之下,再无人见过。”

马兮彤又吸了口气。“你说得头头是道,可我怎么知道这些不是你信口编出来的呢?我看秦始皇之玺就是传国玉玺!“

金归燕一愣。”我,我......“

马兮彤露出鄙夷的神情。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箐儿开口了。

“倘若秦始皇玺真是传国玉玺,他就绝不会献给崔彧了......死也不会献出去。“

”为什么?“马兮彤眉头皱起。

”因为他要留着自己用。“箐儿淡淡地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