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问对人了(2 / 2)
刘桂英是急脾气,看人家的东西弄好了,她家还没影,心里就毛糙。
“苗苗,五斗柜里有面粉,你舀个小半碗来,咱们熬碗浆糊等下给程枫贴对联用。”
“诶。”
高苗苗答应着,正好桌上有碗,是程枫之前装水磨墨用的。
她将水端到门外泼了,转身去五斗柜里找面粉。
身后又传来刘桂英的声音,“面粉不要太多,一小把也就够了,多了浪费。”
高苗苗扬着声音答应着,去解面粉袋的扎绳。
程枫拿着对联打了声招呼便出门送对联去了。
门外又传来刘桂英催促的说话声。
一叠声的催促也让高苗苗有了些紧迫感,赶紧抓了一小把面粉,扎好口袋,快步出门进了厨房。
刘桂英在厨房门口,将白菜最外面一层冻烂的菜叶子往下扒,高苗苗过来的时候,她还特意看了一下她拿的面粉。
“差不多,熬个一碗也就够了,水少放点,太稀了粘不住。”
“知道。”
高苗苗走进厨房,放水生火熬浆糊。
从前她从来都不知道面粉原来也可以当胶水用,第一回跟刘桂英学着熬浆糊鞋底鞋面的时候,可把她惊讶得不行。
怪不得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从前只觉得是一句空话,经历过之后才晓得是句真理。
不管什么高精尖的科学,其目的都是为了能生活得更好。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东西,也是为了生活服务,二者其实也没太大的差别。
熬好浆糊,高苗苗将锅里放满水,把风干的鸡和猪肉放进去煮。灶里烧着柴火,并不需要人看着,做完这些,她便出来帮着刘桂英一起择菜。
这里没有反季节的瓜果蔬菜,都是应季的一些萝卜白菜和菠菜芫荽葱蒜之类的。
高苗苗手里拿着把大蒜,慢慢剥去最外层的老叶表皮,回锅肉就得跟大蒜一起炒才香。
婆媳两个一边择着菜一边说着闲话,正聊着就听到外头一阵喧嚣人声。
抬眼看时,就见程枫被好几个同村的人拥簇着走了进来。
其中有位年纪看着和刘桂英差不多大的朗声道:“程嫂子,叨扰了。你家程枫写得一手好字,我们几个来求副对联回去。”
其他几人也纷纷笑着和刘桂英打招呼,不绝口的夸奖程枫的毛笔字写得好。
“他那几个字我还不知道?哪里有你们说的这么好!不过是你们大家伙抬他罢了。”
刘桂英笑着和众人谦虚,仍旧坐在原地没动,都是同村,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并不需要什么客气。
她说完,又叮嘱程枫:“程枫,好好写,红纸还够不够?”
李同站在程枫边上,闻言,笑着举了举手里卷成筒状的红纸,“婶子,我们自己都带了红纸来的。”
“哎呀,家里红纸都是现成的,也一样用。”
刘桂英言不由衷的客气道。
高苗苗肚里直发笑,要是这些人真用了家里的红纸,她一准得在背后念叨好几天。
只要是花钱买的东西,刘桂英一向看得紧,用得精细。
那几个和刘桂英客气几句,便都跟着程枫进了堂屋,一时间说话声不觉于耳,清静的小院热闹不少。
将一切都打理得差不多,刘桂英扭头看向高苗苗,“去泡茶,到底是新年里,连口茶都不倒不像样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