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月考在即(2 / 2)
王沛之腼腆笑笑,朱玲玲从一大堆资料中她的成绩单,“沛之啊,老师叫你来是这样的,你看你之前的理科成绩,嗯……都不太理想。”
“但是我看了一下你高一文科三门的成绩要比理科好一点,虽然说现在高二下学期了,但是如果当初选错了的话,这次月考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老师,我不会的。”
王沛之略显激动的打断了朱玲玲的话,张建强扶了扶鼻子上的眼镜,手里端着一个发黄透明玻璃杯,虚虚地吹两下。
“王沛之啊,你别犟,这事关你一辈子的前途,老师们也是为了你好,不适合的事情不要硬做。”
“你们女孩子嘛,学文科以后出路也好。”
王沛之问朱老师,“朱老师,我要是这次月考可以在班级里排名中段的话,是不是可以不用转班?”
老师们也都是建议,真的要是不转班他们也没有办法。
朱玲玲在王沛之眼里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只是斯人已去,她只能鼓励后辈,“好啊,但是咱们班虽然不是重点班,却也是平行班中成绩最好的。”
“你要考到中段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张建强听了一半扭过头去,朱玲玲鼓励了鼓励就让王沛之回班了。
“朱老师,你还是太年轻,这有的学生就是不开窍,哪有那么多奇迹啊。”
“有的人就是理科思维有的就是文科思维。”
朱玲玲一边在饮水机上接水一边道,“总是得给孩子机会的。”
“你是给她机会了,到时候就是她自己成绩上不来,家长投诉抱怨,班级排名下滑,您那点儿工资,嗤。”
“还不够为她买单的。”
老师毕竟只是一份职业,他们承担的压力往往比我们想象中大很多,又由于在这个位置上,道德绑架也很多。
朱玲玲是个年轻老师,远远比不上张建强的油滑,轻声叹了口气,“张老师,此言差矣,没有什么理科文科思维之别,只有形象和逻辑思维,”
“真正做到顶尖的,怎么可能只会理或只会文呢?咱们学教育学也知道,文理分科本来就不那么正确。”
遗憾,张建强并不是正经师范毕业的,也是老一批的教师,他对孔子,苏格拉底,夸美纽斯,皮亚杰,班杜拉,杜威等人的理解仅在考教师资格证上的背诵。
他颇为“长者”的劝告,“你再带两届就不会这样了。”
“新老师,都这样。”
总以为自己可以挽救一个后进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