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开局祖坟冒青烟,女扮男装科举忙 > 番外 《明诚回忆录》 (十三)

番外 《明诚回忆录》 (十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老头颤颤巍巍起身,枯槁如柴的手,指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绯袍人。

“自周立六宫,以严内外,历朝历代亦不曾有改......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于阃,外言不入于阃。”

“《女诫》亦有云: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女子持笏立朝,本就是牝鸡司晨,毁男女有别之大防。”

“若非大梁国力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岂容尔等女子入朝?”

“女子入朝也就罢了,今陛下至欺君之女至万人之上,实乃有背祖宗之法,宗庙之礼。”

“臣恳请陛下,斩妖女!灭九族!还朝清政!”

“否则令阴阳失和,社稷危矣啊!”

一番话下来,女帝面色阴沉如水,似也因有人带头反对,又数人紧跟其后。

“是啊陛下,自周王制礼,男子佩玉鸣鸾以修齐治平,女子采蘩采苹以奉祭祀。”

“女子入朝本是缺人无奈之举,如今又怎能令其统领满朝文武?区区女流之身,又该如何使众臣服之?”

“臣附议,谢政安以女子身份科举,本就是欺君灭族之族。陛下不追究其责已是仁义至极,当立即革其职,贬为庶人以慰先祖之灵。”

我听得心中火起,恨不能当场提刀全砍了去。

个个说得深明大义,说祖宗之法,说社稷之安,唯不谈玉衡多年以来的辛苦操劳。

可我偏偏作为其兄长又不便发声,急死我了!!

“臣,不认同。”

杨秉文依旧跪在地上,只淡淡往后扫了那几人一眼。

“谢首辅九岁六元及第入朝,至今已是三十有一,为国操劳二十余载。”

“其苦劳暂且不谈,仅论其功,在座各位何人可与之媲美?”

“设常平仓,由朝廷调控粮价,既可避免谷贱伤农,亦可防止谷贵伤民。”

“分享谢氏书院活字印刷之术,创京报以文化人,既可收取商人登报广告之费用,亦可使朝廷及时掌控民间舆论。”

“造三弓床弩,取敌首级千米之外;造千里目,斥候无须以身涉险,便可探查敌情。”

“推行摊丁入亩之策,使富裕地主缴税更多,使民不困于田地,忙时务农,闲时外出务工,可多一份收入。”

“解夜禁、推行夜市,建万国商会,使外国来朝的同时,亦受我大梁文风所染。”

“使外邦之人皆饮梁茶,皆穿梁衣,皆习梁语,以亲梁为荣!”

“使前夫余国君见我大梁发展,甘愿率国投降。”

“率兵平乌孙三国联军之乱,主张灭扶桑,岛上银矿富我大梁。”

“今收天竺,至我大梁版图,于史之中已至第二。”

“臣不才,但有自知之明!我,确不如政安。”

杨秉文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使众臣沉默,我亦沉默。

只不过,他们是羞愧,我是与有荣焉!

其实也不只杨秉文说的这些,还有好些没摆在明面上的呢。

比如说:大哥于户部选育良种的政绩,别人不知道,那我还能不知道?

那种子,指定是玉衡拿出来的。

若仅靠选种真能选出那么多好种子,咋以前选不出?难道是不想吗?

要我说啊,人,还是不能吃太饱!

某些大臣一天天的没事干,回家种红薯得了,在朝还得发俸禄,浪费国库钱财。

“好!好!好!”

“秉文不愧是朕看着长大的孩子,就是比旁的人更明辨是非,识明智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