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李恢传(1 / 2)
李恢字德昂。
建宁郡俞元县人。
(备注:益州郡在益州的南方,是一个郡,后来在诸葛亮重新划分南方行政的时候将益州郡的主要面积改名为建宁郡。)
李恢最开始出任益州郡督邮。
他的姑父爨习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有违法的事情被查出来了。
因此李恢受到牵连被免官。
(备注:督邮是检查各地县令的官职。)
当时的益州郡太守董和觉得爨姓是当地的大族,所以没有批准李恢受牵连。
李恢便继续做益州郡的督邮。
建安十八年(213年)。
太守董和,举荐李恢到州牧府任职。
李恢还没有赶到成都,就听说刘备从葭萌关开始攻打刘璋了。
他知道刘璋必败,刘备必定成功。
于是李恢声称自己是益州郡的使者,直接北上去拜见刘备,在绵竹见到了刘备。
刘备跟李恢交谈过后,十分欣赏李恢。
因此,刘备留李恢在军中,跟他一起攻打雒城。
刘备攻破雒城之后,马超派遣使者秘密前来请降。
李恢就被刘备派遣去汉中交好马超。
马超也因此彻底归顺刘备,立马率军南下与刘备合围成都,迫使刘璋出降。
刘备占据益州以后,自任益州牧。
李恢被任命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
后来有逃亡的罪犯诬陷李恢谋反,李恢被司法机关抓捕。
刘备知道这件事后,认定李恢不会谋反,直接升李恢为益州别驾。
李恢随即成为益州副省长,省长是刘备。
章武元年(221年)。
刘备称帝。
后来,蜀汉庲降都督邓方逝世。
(备注:庲降都督这个官职是蜀汉南四郡,也可以说是南中之地的最高领导,集军政、文政于一身,是蜀汉南方的最高领导人。)
刘备就问李恢道:
“谁能接替邓方,出任庲降都督呢?”
李恢答道:
“人的才能,各有长短,所以孔子说‘君主使用人才时候,人才也要衡量君主的才能’。”
“如果圣明的君主在上,那么他的臣子都会尽心辅佐。”
“所以先零战役的时候,赵充国便对汉武帝说道‘没有人可以比的上老臣了,老臣自不量力,请求出战,还望陛下明察!”
刘备笑道:
“孤的本意,就是想让你去出任庲降都督啊!”
于是刘备任命李恢为庲降都督,让他持节符,并领交州刺史。
以牂牁郡的平夷县为治所。
李恢也成为蜀汉南方的最高统帅,位高权重。
南中之地,汉人与蛮夷杂居,各处形势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