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邓芝传(1 / 2)
邓芝,字伯苗。
荆州义阳郡新野县人。
邓芝是东汉初年将领邓禹的后人。
汉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邓禹排在首位。
邓芝在汉末入蜀避难,但是没有人了解他的才能,他也没有被任用。
当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邓芝就前去拜见他。
张裕对邓芝说道:
“你七十岁以后,可以官至大将军,封侯!”
后来邓芝听说巴西太守庞羲,喜好结交士人,便前去投靠庞羲。
建安十九年(214年)。
刘备坐拥益州,这个时候的邓芝担任郫县的邸阁督。
(备注:邸阁督这个官职,就是管理县城粮仓、物资的小官,可以理解为郫县的库管。)
后来,刘备路过郫县,跟邓芝交谈过后,对于邓芝的才能十分的认可。
刘备当即让他担任郫县的县令,后来又升他为广汉郡太守。
邓芝在任职广汉太守期间,为官清廉、严厉,做出了一定的政绩。
在刘备称帝以后,他被调到中央,任职尚书。
章武三年(223年)。
刘备去世,诸葛亮打算修复汉、吴两国关系。
之前孙权就曾派出使者请求和谈。
而刘备也派遣了宋玮、费祎等人陆续出使吴国作为回应。
但是诸葛亮所顾虑的是,孙权知道刘备去世的话,恐怕和谈的态度会有所改变。
当时诸葛亮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邓芝前去拜见诸葛亮,并且说道:
“现在主上年幼,刚刚上位,应该派遣使臣重新跟东吴盟好。”
诸葛亮回答道:
“我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不知道任用谁合适,但是现在我找到这个人了。”
邓芝问诸葛亮这个人是谁。
诸葛亮说道:
“就是足下你啊!”
随即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吴国,去跟孙权修好。
孙权对于蜀汉的动向,果然感到疑惑,因此没有立即接见邓芝。
于是邓芝自己上表请见孙权,言道:
“臣这次来,是为了吴国,并不只是为了汉国!”
因此孙权接见了邓芝,并且对邓芝说道:
“孤诚心愿意跟蜀主和亲,但是恐怕蜀主年幼,国小地窄,如果魏国趁机攻打,并不能保全自己,因此孤才犹豫不决。”
邓芝回道:
“吴、蜀,两国合起来拥有四州之地,大王您是当世英主,诸葛亮也是当代的豪杰。”
“蜀地险要,关隘牢固,吴国也有三江之险,将这两个长处结合起来,成为唇齿的话。”
“进可一起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大王您现在要是屈身于魏国,那么魏国必定会让大王您入朝为官,或者让您派遣太子前去为人质。”
“您要是不遵从魏国,那么他们就有前来攻打您的理由了。”
“这样我国必定会顺流前来攻打,两下夹攻,江南之地可就不是大王您能拥有的了!”
孙权听后,沉思了很久,才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