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平传(2 / 2)
魏延手下的士卒自知,魏延做的不对,又听到王平的喊骂,当即全部溃散。
因此,蜀汉国内,并未爆发战乱。
无兵的魏延,带着儿子以及十几个骑兵逃往汉中方向,后被马岱追上,并斩杀。
大军平安撤回以后,王平升任为后典军、安汉将军,领汉中太守。
并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
建兴十五年(237年)。
吴懿去世,王平代替吴懿成为汉中都督,封安汉侯。
延熙元年(238年)。
大将军蒋琬屯兵沔阳,王平被任命为大将军府前护军。
延熙六年(243年)。
蒋琬病重,回军到涪县。
王平被封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延熙七年(244年)。
春,魏国大将军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前锋已经到达了骆谷。
而汉中的守兵不满三万人,诸将大惊。
当时有将军谏言说道:
“现在我们的兵力不可能抵挡敌人,应该放弃阳平关固守汉、乐二城。”
“等魏军进入汉中以后,涪城的援军到来,再前去将阳平关抢回来。”
王平却说道:
“不对,汉中距离涪城有一千多里的路程,贼兵要是得了阳平关就会成为祸患。”
“现在应该派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守兴势,我在他俩身后作为接应!”
“要是魏军分兵进攻黄金城,我亲自带着千人的部队前去救援,来回拉扯,涪城的救兵就会赶来,这才是上策。”
当时全军上下,只有护军刘敏赞成王平的意见,因此按照王平的计策行事。
后来,涪城的兵马以及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赶来,魏军只能退还,跟王平当初料想的一样。
当时,邓芝在东防备东吴,马忠在南镇守南境,王平在北防备曹魏。
三方都督的名声都很响亮。
王平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他认识的字数不超过十个,但是他能口述,让别人代替书写,而书写出来的内容都很有道理。
王平也会让人口读史、汉等历史传记,他听后,便能知道书中的大意,常常论说的时候,不会失去书的主旨。
王平遵守法律,从来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有大将之风。
然而,王平不足的地方是,他生性多疑,为人自轻。
延熙十一年(248年)。
王平去世,他的儿子王训继承了他的爵位。
王平的同郡人句扶,忠勇宽厚,多次立有战功。
官位与爵位,都是仅次于王平的,官至左将军,被封宕渠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