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孙策传(三,定江东篇)(1 / 2)
建安三年(198年)。
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
随即,迎接刚从袁术处回来的吴景担任丹阳太守,之后孙策亲自进攻丹阳泾县以西。
他先进击陵阳县,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县,擒获自封丹阳太守的太史慈。
孙策平定丹阳回师吴郡后,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授祖郎为门下贼曹。
这时,袁术手下的居巢县县令周瑜,东郡县县令鲁肃,知到袁术难成大器,在孙策平定丹阳时相继弃官渡江来投奔孙策。
孙策亲自迎接周瑜,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当即给周瑜增兵二千人,马五十匹。
又给周瑜鼓吹等军用乐队,兴建府院住处,所赠赐的东西在军中无人能比。
同年,孙策又向朝廷贡献礼物,规模是建安元年的两倍。
朝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建安四年(199年)。
孙策与曹操、董承、刘璋并力讨伐刘表和强弩之末的袁术,军队已经整装待发,但是袁术却得病而死。
袁术死后,袁术的部下杨弘、张勋打算投奔孙策,不料却被庐江太守刘勋拦截,全体被俘。
而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也慑于曹操的威力,不敢呆在寿春,他们抬着袁术的棺木,带领袁术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刘勋。
这也导致了刘勋的兵力骤然大增,粮草不足。
于是,孙策以卑微的言辞和财宝劝说刘勋攻取上缭县获得粮草。
随后,刘勋悄悄率军经过彭泽县,来到海昏县。
当地的守将坚壁清野,只留下一座空城,刘勋一无所获。
之后刘勋又转而进攻上缭县。
当时,孙策以西征黄祖的名义,领兵赶到石城。
得知刘勋率军攻打海昏的孙策,立马让孙贲、孙辅率领人马屯兵在彭泽,准备拦击刘勋的归路。
他自己则带着周瑜以及两万兵马绕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
并且一举攻破,俘虏三万多人,抓到了袁术和刘勋的妻子儿女。
孙策上表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拨给他三千人马保卫皖城,其余人众,全部移往吴地。
随后,孙贲、孙辅又在彭泽大破刘勋,刘勋退入楚江,又经浔阳县到置马亭。
刘勋知道孙策已经率军攻克了皖城,只能逃到了西塞,接着又逃往流沂,在这里构筑营垒自守,并向刘表告急,向黄祖求救。
黄祖派他的儿子黄射率水军五千人来援,孙策挥师进攻,刘勋败逃,投奔曹操,黄射也逃跑了。
孙策又得到刘勋两千多兵士和一千多艘战船。
之后,孙策进兵至江夏太守黄祖的领地沙羡县。
刘表派侄儿刘虎和南阳人韩晞带领长矛队五千人赶来支援黄祖。
孙策率领周瑜、吕范、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将领,同时进攻黄祖军,最后黄祖只身逃走,他的妻妾子女共七人被孙策抓获。
刘虎、韩晞并两万余部被杀,跳水溺死者达一万余人,孙策缴获船只六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
建安五年(200年)。
孙策大败黄祖后东进豫章,驻军椒丘县。
孙策对虞翻说到:
“华歆名闻于世,但绝非我的对手。”
“如果不早归附,将来金鼓一震,战局一开,生灵涂炭,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