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孙亮传(1 / 2)
孙亮,字子明。
孙亮是吴国的第二任皇帝。
他是孙权的小儿子,生于赤乌六年(243年)。
当孙亮出生的时候,孙权已经六十二岁了。
因此孙权十分疼爱这个小儿子。
孙权太能活了,吴国太子孙登与二子孙虑皆早亡,最后排行老三的孙和被封为太子。
因为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与孙权的长女全公主积怨日久,导致孙和最终被废去太子之位。
赤乌十三年(250年)。
十月。
孙权将孙亮改立为皇太子。
不久后,又册立孙亮的母亲潘氏为皇后。
此时的孙亮,也成为孙权诸子中唯一的嫡子。
孙亮聪明颖悟,虽然年仅九岁,但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大臣们也是看重他。
当年冬天,孙权重病卧床。
紧急召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二人成为孙权的托孤大臣。
神凤元年(252年)。
二月,潘皇后去世。
四月,孙权驾崩。
孙亮登基为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兴。
是为建兴元年。
孙亮登基以后,任命诸葛恪为帝太傅,滕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
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朱异为镇南将军,在位的文武官员都得到晋爵加赏,闲散官员加升一级。
十月。
魏国趁着孙权驾崩之际,打算攻打吴国。
出动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向吴国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
太傅诸葛恪率军堵拦巢湖湖水,修筑东兴城,派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
十二月初。
魏国派遣将军诸葛诞、胡遵等率领步、骑兵七万人围攻东兴城,将军王昶攻打南郡,毌丘俭进军武昌。
而诸葛恪率领大军迎击敌兵。
大军抵达东兴,与魏军交战,大败魏军,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等。
当月,大风雷雨,天气喜怒无常。
武昌端门遭遇天灾大火,因此改端门,后内殿又遭遇火灾。
建兴二年(253年)。
正月。
孙亮册封太子妃全氏为皇后,大赦天下。
魏将王昶等见攻伐无果,因此皆退兵。
二月。
吴国大军从东兴返回,孙亮大行封赏。
三月。
诸葛恪起兵伐魏。
四月。
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但是遭遇了瘟疫,吴兵卒死亡过半。
八月。
诸葛恪率军退还。
由于吴军战败,伤亡惨重,然而诸葛恪为掩饰过失,更为独断专权,朝野对诸葛恪怨声载道。
卫将军孙峻暗中与孙亮合谋,打算铲除诸葛恪。
十月。
孙亮置酒请诸葛恪赴宴,诸葛恪带剑上殿,向孙亮行礼入坐。
酒过数巡,孙亮起身回内殿,而孙峻假托入厕,换短装出来厉声喝道:
“有诏捉拿诸葛恪!”
于是用刀砍死诸葛恪。
诸葛恪死后,孙亮大赦天下。
孙峻因杀诸葛恪有功,而出任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
十一月。
有五只大鸟出现在春申。
孙亮改次年元为五凤。
五凤元年(254年)。
夏。
吴国爆发大水灾。
秋。
因为孙峻为人险恶,其骄矜程度比诸葛恪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吴侯孙英谋划杀掉丞相孙峻,但被发觉,无奈自杀。
五凤二年(255年)。
正月。
魏国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前将军文钦带领淮南的兵马西入,攻打乐嘉。
丞相孙峻以及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率兵袭寿春。
大军还没到达东兴,便得到了魏将文钦战败的消息。
魏将文钦率众前来投降于孙峻。
之后,魏将诸葛诞领兵入寿春城。
孙峻撤兵。
二月。
吴军与魏将曹珍在高亭相遇,大战,曹珍战败。
之后,吴将留赞被魏军诸葛诞的部将蒋班在菰陂打败。
留赞以及将军孙楞、蒋脩等皆遇害。
三月。
孙亮派遣镇南将军朱异,攻打安丰,但没有攻克。
七月。
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谋杀孙峻,但被孙峻察觉。
孙仪自杀,张怡、林恂等伏诛。
同月,阳羡县离里山有大石自立。
孙亮遣卫尉冯朝在广陵建城,拜将军吴穰为广陵太守,留略为东海太守。
十二月。
孙亮建太庙。
任用冯朝为监军使者,都督徐州各处军事。
五凤三年(256年)。
二月。
建业城发生大的火灾。
孙峻采纳了征北大将军文钦的计谋,打算攻打魏国。
八月。
孙峻派遣文钦以及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领兵出江都攻打魏国的淮、泗地区。
九月。
孙峻病逝。
孙亮任用孙峻的从弟,偏将军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
并将吕据等将召回。
吕据听闻孙綝接替孙峻,大怒。
同月,大司马吕岱去世。
壬辰日,太白犯南斗。
吕据、文钦、唐咨等将,表荐卫将军滕胤担任丞相,孙綝不听。
孙綝转头任用滕胤为大司马,接替吕岱驻守武昌。
吕据引兵退还后,打算讨伐孙綝。
孙綝遣使,用诏书告诫文钦、唐咨等将,让他们拿下吕据。
十月。
吕据与滕胤密谋诛杀孙綝。
孙綝派遣从兄孙宪、丁奉、施宽等将,带着水兵赶往江都攻打吕据。
又派遣将军刘丞带着步骑攻打滕胤。
滕胤兵败,被移全族。
另一面,吕据在新州也被抓获。
随即大赦天下,改元太平,是为太平元年。
十一月。
孙亮任用孙綝为大将军、假节,封永宁侯。
孙宪与将军王惇密谋杀掉孙綝,事情暴露,孙綝杀掉王惇,逼迫孙宪自杀。
十二月。
五官中郎将刁玄出使汉国。
太平二年(257年)。
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