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白话三国志【典藏版】 > 第16章 孙皓传(一、巩固帝位)

第16章 孙皓传(一、巩固帝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皓,字元宗。

也叫,孙彭祖,字皓宗。

吴国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他是孙权三儿子孙和的儿子。

也就是孙权的孙子。

赤乌十三年(250年)。

孙和在与四弟鲁王孙霸的争权中,太子之位遭废黜,改为故鄣王。

太元二年(252年)。

孙和被改为南阳王,迁至长沙郡居住。

建兴二年(253年)。

宗室权臣孙峻杀死诸葛恪。

因为诸葛恪是孙和妻子的舅舅,因此孙和受到牵连,被赐死。

孙和的正妃张氏,也殉情自杀。

侧妃何氏说道:

“如果都死了,谁来抚养孩子们呢?”

之后,孙皓和他的几个弟弟一起被何氏养大。

永安元年(258年)。

十月。

孙皓的叔叔孙休即位,他被封为乌程侯。

并且聘娶滕牧的女儿滕氏为正妃。

在前往封地途中,一个叫景养的西湖居民给孙皓看相后说他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孙皓心里很高兴但是不敢向外人泄露。

永安七年(264年)。

吴景帝孙休去世,群臣尊孙休的朱皇后为太后。

虽然孙休立有太子,但当时汉国刚灭亡,再加上交趾发生叛乱,归附魏国。

吴国内部大为震惊,想立一个较为年长,且有担当的君主。

左典军万彧,以前担当乌程令的时候,与孙皓关系很好。

便数次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称孙皓才识明断,有当年孙策的风采,并且好学,遵守法度。

于是,濮阳兴和张布游说朱太后,打算让孙皓继位。

朱太后说道:

“我一个妇人,哪里懂得社稷的大事,只要能让吴国无损,宗庙有所依赖便可!”

于是,孙皓被拥立为帝,时年二十三岁。

孙皓即位后,大赦天下,改元元兴。

八月。

孙皓以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马。

张布为骠骑将军,加侍中,对诸位大臣一一封赏。

九月。

孙皓追谥父亲孙和为文皇帝,贬朱太后为景皇后,尊其生母何氏为太后。

十月。

孙皓封,景帝孙休的四个儿子为豫章王、汝南王、梁王、陈王。

并册立滕妃为皇后。

孙皓刚开始为皇帝的时候,下令抚恤百姓、开仓赈灾、又缩减宫女、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

一时之间,被誉为中兴明君。

但不久后,治国有成的孙皓,便开始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百官对此感到失望。

十一月。

濮阳兴和张布暗地里感到十分后悔。

有人将此事告诉给了孙皓,导致二人被诛。

张布被杀后,他的女儿又被孙皓册立为美人。

十二月。

孙皓将孙休葬在定陵。

之后册封岳父滕牧,为高密侯;以及他的舅舅何洪等三人为列侯。

年底,魏国设置交阯太守。

司马昭担任魏国丞相。

派遣原来吴国寿春城的降将徐绍、孙彧二人,带着书信前来吴国,向孙皓陈述国家形势的利害。

元兴二年(265年)。

三月。

孙皓派遣使者,跟随徐绍、孙彧前往魏国,给司马昭的回信,信中说道:

“知道您以超过世人的才干,位居丞相的职位,有移化引导皇帝的功劳,辛勤至极。“

”孤无德,顺承皇统,想与贤良之士共同拯救乱世,而由于道路阻隔没有实现这一缘分,您的美意真切明显,深沉执着。“

”现派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前来宣明孤的诚意。”

徐绍一行人行至濡须,有人报告孙皓,说徐绍称赞中原。

于是孙皓将他召回来杀死,将其家属迁徙到建安。

四月。

蒋陵百姓言说有甘露降下。

于是孙皓改元为甘露元年,大赦天下。

七月。

孙皓逼杀景帝的朱皇后,不在正殿治丧,却送到小屋治丧。

百官皆言,朱皇后不是因为疾病去世,没有人不痛心。

之后,孙皓又把景帝孙休的四个儿子遣送到一个偏远的小城居住。

到达后,不久又杀掉其中较年长的两个。

九月。

有望气的官员说,荆州有王气会对建安宫不利。

因此孙皓听从了西陵都督步阐的上表,迁都武昌。

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留下镇守建业。

又派遣纪陟、弘璆到洛阳,献上特产。

二人赶到洛阳后,此时的司马昭已经去世。

十一月。

二人返还。

孙皓到了武昌后,大赦天下。

分零陵南部为始安郡,分桂阳南部为始兴郡。

十二月。

司马炎篡魏,立晋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