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巩固地位(1 / 2)
权谨本来要任命清平子为中军府右都督,被他拒绝,说挂着都督佥事就行了。
真正轰动大齐的还有京兆行营的成立,权谨任命段凝为都督。
军中的议论是,窦启孙不是要回京吗?睁眼瞎呀!再不济,徐铁铮也比段凝合适啊!
时隔多年,朝廷再一次成立京兆行营,其他藩镇都猜到镐京要搞事,也将目光摆了过去。
权武阴沉着脸,他感觉权谨这位兄长想在临死前奋力一搏,朝廷成立京兆行营就是针对江陵府、针对他,命令大军加强宛郡、汝郡、南郡一线以北的防务,严密监视中军府军的动向,防止他们南下。
清平子笑了笑,他看的比其他藩镇清楚,知道朝廷打的什么主意,眼看着平藩即将功成,如果全部都是雄鹰岭打,朝廷一点贡献都没有,这也太难看,会被诟病,朝廷和皇家也是要面子地,多多少少得有个样子,捡点汤喝才行,所以成立一个行营,争取打两仗,表示朝廷也有贡献,保住面子。
段凝看起来确实想给朝廷长脸,或许也听到了军中的议论,让清平子给她推荐一个能打的大将任副都督,担负起指挥作战之责,他推荐了彭着升、况奉直、孟先孚三个人选给她,她选择了彭着升。
清平子皱了皱眉,他之所以将彭着升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彭自南下雄鹰岭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是最主要的创业元老和功勋之一,和祁双权也是雄鹰岭与将离系之间最重要的黏合剂,立下许多功劳,大家相处融洽。
但是,彭着升有短板,只能打顺风仗、正仗,像现在这样,拥有强大的火力,数十万重兵集群纵横驰骋,他可以发挥的很出色,像中前期兵力弱小、火力不足,需要以弱胜强、出奇制胜时,则显得力不从心,发挥不出来,比不上况奉直、孟先孚,况、孟的综合指挥能力明显强于彭。
段凝对孟先孚不熟悉,他推荐孟,是觉得孟完全有能力胜任副都督之职,万一选上了呢,这个意义极其重大,就算不选择特别推荐的“陌生人”孟先孚,他也觉得她会选择更加熟悉、出自卫队营的况奉直,而将彭排在第一位,纯粹只是出于尊重,并不是按推荐顺序排名,没想到她偏偏选了最差的一个。
中军都督府虽然位高权重,其实兵力并不多,加上镐京及其他郡县的守土之责,如果不从西线右军都督府调兵的话,可以预见,京兆行营的总兵力绝对比不上现在雄鹰岭的一个集群。
雄鹰岭与京兆府之间并没有打通,如果京兆行营现在就要打的话,两边并不一定能很好的配合,需要独自作战,就算攻击同一个势力,要是雄鹰岭打的很好,京兆行营打的不顺利,那就太搞笑了,找面子变成打脸,大家都会尴尬。
中军都督府还有另一个问题,类似彭着升、祁双权、刘亚西、项复这类武将世家出身的将校很多,派系极其复杂,盘根错节,根据伍修儒当年的说法,强如将离也无能为力,别说你们。
谁知道其中有多少个项复这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家伙,如果有将校骄傲自大,不听指挥,擅自行动,破坏战略、战役计划,一旦被敌人抓住机会,带来危机,担负指挥之责的主将若没有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可能被藩镇反杀。
中军都督府的火力并不比雄鹰岭差,以前面对藩镇为什么老是打败仗,多方面的原因中,项复这类人为因素肯定有,说不定还不少,都是惯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