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庐江,刘备、袁绍陷入绝境(1 / 2)
“将士们!”孙策的声音在城头回荡,带着他特有的、能鼓舞人心的力量,“汉军虽众,然我秣陵城高池深,更有尔等江东健儿誓死守护!身后便是我们的父母妻儿,退后一步,家园不保!我孙伯符在此立誓,与秣陵共存亡,与诸位同生死!”
“誓死追随主公!与秣陵共存亡!”
城头爆发出震天的呐喊,暂时驱散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悲观与恐惧。
孙策的亲自坐镇,如同一根定海神针,稳住了岌岌可危的军心。
然而,汉军并未如预料般立刻发动猛攻。
徐庶与张辽稳坐牛渚大营,一边修复战船、整顿兵马,一边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和小股精锐部队。
这些由熟悉水性的荆州降卒和精锐北军混编的队伍,如同幽灵般活跃在秣陵外围。
他们清除江东军的哨探,绘制详细的地形图,偶尔还会对出城执行任务的江东小部队发动迅猛的突袭,斩获首级后便迅速撤离,绝不停留。
这种零敲碎打的战术,让江东军不胜其烦,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却找不到决战的机会,士气在无声无息中被一点点消磨。
与此同时,汉军的政治攻势也愈发猛烈。
更多的檄文被制成箭书,日夜不停地射入城中。
一些被俘的江东军士卒,在经过简单救治和“教育”后,也被释放回城,他们带回了汉军“不杀降卒”、“优待俘虏”的消息,以及汉军军营中粮草充足、士气高昂的见闻。
这些消息在底层士卒和百姓中悄悄流传,仿佛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
尽管孙策和周瑜严令禁止传播谣言,并处决了几个动摇军心者,但恐惧和求生的欲望,岂是严刑峻法所能完全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