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关系缓和(2 / 2)
这箱子,起码有30多斤。
关键是从公交站到苏美娜家,至少要走600米。
哪怕苏启哲年轻力壮,也有点吃力。
苏美娜不好意思道:“要不,咱俩一起抬吧,这样轻松点。”
“不用,我能搞定,小意思。”
牛皮是自己吹的,含着泪也得走下去。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了起来。
“苏经理,以你的收入水平,怎么不买一台车代步呀?”
这里苏启哲说的车,指的是摩托车,而非小轿车。
咱们国家因为体制的原因,私家车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一直被严加限制。
核心一条:国内车企生产的轿车,只能允许政府部门采购。
在1984年以前,“官”车的配给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
省部级以上坐红旗牌轿车、厅局级干部坐魔都牌轿车,县团级不能坐轿车,只能坐212吉普。
至于私人轿车,除了帝都、魔都一些名人通过外国驻大陆机构人员关系购买的二手车、新车,普通人有钱都没地方买。
这么说吧,这个时期能坐私家车的人,百分之99都是当官的。
一直到今年的4月,国家公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这一政策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着官方从政策上第一次正式认可了咱们国家私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
只不过,官方表态是允许了,但是配套政策却遥遥无期。
比如,车辆购置税怎么缴纳、驾驶技能合格如何界定、私人车辆发生事故责任划定等各方面内容都没有明文规定。
私家车真正想进入百姓家庭,估计得千禧年以后了。
话说回来,私家车不能买,买摩托车代步还是没什么限制的。
苏美娜吐槽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有钱呀!一辆好点的摩托车动辄一万多块,我大学毕业后就工作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压根就没存到多少钱,女生的花销本来就大......”
苏启哲试探道:“大学毕业两年就当上了部门经理,了不起呀!”
苏美娜解释道:“我能当上经理,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我从加利福尼亚大学金融学毕业后,在扭约的一家证券公司干了一年多,当时碰上我现在公司的副总经理去那边考察,我是作为翻译参与接待的......”
“这一聊,发现我不仅是魔都人,那位副总还曾经是我爸的学生,就这样,我被挖回来担任了公司的大客户部经理。”
“估计还有美女的属性加成吧!”苏启哲在心里暗道。
苏启哲佩服道:“原来苏经理还是海归人才,失敬,失敬!”
这年头,海归人才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苏美娜露出一丝腼腆:“嗐,什么海归不海归的,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魔都人,我也不说什么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这种大话,恋家是我的本性,能在家门口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
“不骄不躁,更加难得了。”
“我看你这人也挺投缘的,你也别喊我什么‘苏经理’了,叫我‘美娜’或者‘苏姐’都行。”
“行,那我叫你‘苏姐’吧!”
“弟弟乖!”
“别摸头,会长不高的。”
“什么迷信思想,我以前就是这么摸我弟的,也没见他长不高。”
“反正,男人的头不能乱摸。”
......
一番闲聊下来,两人倒是熟络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