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悲剧爱情故事(1 / 2)
要不是蔡红燕积威甚久,男生们估计都已经闹腾起来了。
蔡红燕好不容易才压下心中的怒火,威胁道:“你最好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质疑她的专业水平,这比顶撞她更严重。
“我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蔡老师就不想听听我质疑您刚才讲的哪一点吗?”苏启哲充分调动了人的好奇心。
蔡红燕怒极反笑:“很好,如果你拿不出真凭实据的话,我会让你知道胡说八道的后果。”
老师要是想整一个学生,办法多的是。
最有效的,我直接让你补考。
一个男生小声跟同伴说道:“为什么我突然感觉到好刺激呀!”
同伴兴奋道:“我也有同感,像极了在看两个高手在过招。”
苏启哲离开座位,镇定自若地朝讲台上走去。
苏启哲一边走,一边说道:“刚才,蔡老师您说陆游是一个非常专情的男人,一生不曾纳妾,关于这一点,恕我不敢苟同。”
蔡红燕讥笑道:“真是可笑,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古代是三妻四妾的男权社会,陆游一生先后只娶过两位妻子,听清楚了,我说的是两位妻子,而不是一妻一妾。同一时期他只有一个妻子作为伴侣,还不能说明他专情吗?”
此刻,苏启哲也走到了讲台上。
单以身高论,苏启哲足足比蔡红燕高了一个头。
那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让苏启哲占据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蔡老师如此笃定,怕是没读过清代词人徐釚编撰的《词苑丛谈》吧,里面记载了陆游纳妾的一则趣闻......”?
“陆放翁之蜀,宿一驿中,见题壁云‘御街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夜凄凉眠不得,呼灯起坐感秋诗。’询之,则驿卒女也,遂纳为妾。方半载余,夫人逐之。”
“妾赋《生查子·只知眉上愁》云: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徐釚依据的是宋人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五中的记载,而这首《生查子·只知眉上愁》也有流传于世,基本上能判断陆游除了两个妻子之外,是有纳妾的。”
苏启哲为什么能记得这么偏门的知识,咱们稍后再细说。
“所以,蔡老师说陆游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女人,是非常不准确的。”苏启哲话音一落,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一半是佩服他博学,另一半是敬佩他敢当面质疑“蔡魔头”。
听起来也确实跟真的无疑了。
不少女生已经把苏启哲刚才提到的诗句和出处抄录下来,打算放学就去图书馆查证。
说实话,蔡红燕也不知道苏启哲说的是不是真的。
但苏启哲敢在这种场合说出来,大概率是真的。
此刻,蔡红燕明显有些心虚。
不过,她岂能让一个学生落了自己的尊严和面子,狡辩道:“就算陆游有纳过一个妾,也不能否认他的专情,我们要充分考虑陆游所处的社会环境,不能跟现代人比,要跟古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