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合作意向(2 / 2)
李明傅在心里替鸿运算了一笔账:
如果不算房租、水电、人工这些按月分摊的成本,鸿运新增一家门店的一次性支出成本就是装修、桌椅、吧台、厨具等大物件。
这些东西加起来,成本绝对到不了1万。
以魔都的市场体量,开上五六十家门店都不算饱和。
接下来,就是向周边城市扩张了。
利用滚雪球效应,2年左右就能扩张到2、3百家门店。
就算张鹤延说的1.8万的月营业额有些水分。
把门店的月营收降到1.5万,李明傅还是相信的。
也就是说,鸿运饮料在2年内就能实现几千万的年产值。
现在,李明傅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对方的利润率是多少个点了。
毕竟,鸿运采用的是门店直营的模式,跟他们瓶装饮料厂商的经营模式完全不同,利润点肯定也没法参照。
不过,几千万的营业额,算他个一千万的利润也不过分。
李明傅要是知道鸿运饮料的利润率高达60个点,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他们瓶装饮料厂商,要分润很大的利润给全国各地的各级分销商,落到自己手里的利润也就十多个点。
利润率跟鸿运饮料这种直营店,完全没法比。
而且,李明傅算的数据还只是魔都及周边城市的市场份额。
如果能扩大到全国,年产值几亿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想到这里,李明傅心里顿时火热起来。
他试探问道:“不知苏老板有没有考虑过,强强联合呢?”
苏启哲有意配合道:“不知道李总说的这个‘强强联合’,是怎么个合作法?”
李明傅诱惑道:“按照贵方这个发展速度,就是给你5年的时间也没法扩张到全国,这还是在市场上没有同类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可如果你们引入其他合作企业,以你们鸿运的配方和技术,再加上外来的资金助力,绝对能在两三年内就把门店开遍全国......”
见苏启哲陷入了思考,李明傅继续劝说道:“须知市场是讯息万变的,人家看到你们大把挣钱,肯定会眼热的,加上饮料配方又不具备很强的技术壁垒,远的咱们就不说了,蒙内那边的人就有喝奶茶的习惯,仿冒者要研发出同类产品应该不难......”
苏启哲承认李明傅说的很有道理,任何好卖的产品一面市,立马就会有仿冒者跟进。
看看统一和康师傅的相爱相杀就知道了。
只要有一家推出新产品,不到一年的时间,另外一家就会跟进。
反正,只要咱们配方不一样,你就不能奈我何。
但是,苏启哲压根不怕仿冒者。
因为,伯爵奶茶的生产原材料根本不是真的牛奶。
碰上仿冒者,苏启哲有价格优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