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抢占先机(2 / 2)
但是缝纫机这个东西,苏启哲太熟悉了。
这物件,基本上是七、八十年代大部分家庭的必备东西。
像苏启哲家里就有一台,是他父母结婚时候购置的。
用了20年了,依然保养得很好。
真正做到一台缝纫机传三代,人走机还在。
从徐富民这番话就能看出,这个家伙的能力确实不错。
人家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像穆汉生只能看到自己熟悉的领域。
苏启哲吩咐道:“投资的资金已经打到了厂里的公账上,你尽快拟定设备采购计划,我要你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时间就是金钱,咱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了。”
徐富民试探问道:“老板,咱们正菱纺织厂开足马力生产,一年的产成品至少几千万打底,销路问题能保证吗?”
苏启哲宽慰道:“销路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们全部走出口,我会给你拉来足够的海外订单.....如果没有把握,你认为我会入局正菱纺织厂这个坑吗?”
苏启哲一番话,倒是打消了徐富民的疑虑。
正菱纺织厂最大的问题不是生产,而是销路问题。
或者说,这也是诸多国营厂倒闭的原因。
国内产生过剩,国外销路又没打开,不倒闭才怪呢!
苏启哲交代道:“对了,你安排人去周边几个省给我收购鹅绒和鸭绒,有多少收购多少,咱们下半年全力生产羽绒服这种产品。”
徐富民委婉问道:“老板,我能问一下具体的原因吗?羽绒衣的销售季节只适合冬季,一旦生产过多,怕是会导致大量产品积压。”
这年头,国内的经济水平不行,老百姓一般只买得起棉大衣。
羽绒服这种高档保暖衣服,一般都是专门出口给洋大爷消费的。
苏启哲自信道:“我在米国认识一个气象学方面的权威博士,上个月跟他聊过,他的团队根据历年的监测数据推断,今年北米地区会出现五十年一遇的寒流,到时候羽绒服肯定会成为外贸成品衣中最抢手的商品......”
什么气象学方面的权威博士,肯定是苏启哲瞎掰的。
不过,今年冬天北米地区确实会迎来五十年一遇的寒流。
苏启哲能记得这么清楚,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上辈子,徐凤娇的富达服装厂也接到了来自米国的大批羽绒服订单。
不过,由于发的一场火灾,直接将富达服装厂囤积的大批鹅绒、鸭绒付之一炬。
那段时间,徐凤娇脸都是绿的。
苏启哲喘气都得小心翼翼,就怕徐凤娇拿他撒气。
现在,手握信息先机,活该苏启哲发财了。
当然了,谈判那天苏启哲牺牲色相上了徐凤娇的车,可不仅仅是为了这点好处。
苏启哲已经在谋划,把富达服装厂米国的经销商也一起抢过来。
为了报答徐凤娇上辈子对自己的“照顾”,苏启哲可是打算逮着徐凤娇这颗“老葱”薅到底。
从这里也能看出,咱们苏同学的报复心还是蛮强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