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论经济(1 / 2)
难得有机会跟钟楚南这个正厅级干部聊天,苏启哲趁机请教起来:“叔,方便给我介绍一下咱们魔都市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向吗?”
“行,既然你想听,我大概给你介绍一下这里面的道道,首先是国家层面,从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普)东新区的重大决策开始,上头就把魔都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示范城市来打造,通过魔都的建设形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东部沿海经济带......”
“而魔都这几年的重点工作主要围绕两个重点来进行,一个是招商引资谋求发展,另外一个是做好诸多国营单位的转型问题。如何把这么多国有资产盘活,将这么多下岗工人安顿好,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民生问题,这也是你小子能被上面点名表扬的原因......”
钟楚南这位财厅还是有点水平的,从国家战略到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再到单一经济体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深入浅出地给苏启哲介绍了市府是如何下经济这盘大棋的。
苏启哲课堂上囫囵吞枣学的各种专业课知识,经过钟楚南这么一说就全部串联起来了。
你看,不仅苏启哲听得入神,钟语桐也在认真听讲。
钟楚南顺势抛出了一个问题:“任何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考考你们两个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你们俩觉得我们发展经济需要的资金从哪里来呢?”
钟语桐率先抢答:“银行贷款,招商引资。”
钟语桐的答案只能算是课本上的标准答案,钟楚南看向苏启哲,想看看他能说出什么新的论点。
苏启哲的答案是:魔都证券交易所。
钟楚南没有点评,而是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是证券交易所?”
苏启哲胸有成竹道:“其实,上次伟人南巡特意去看了魔都证券交易所就是最好的证明,证券交易所肯定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这东西能盘活一整个经济链条,企业通过这里募集到了发展所需的资金,投资者获得了未来的投资分红,银行得到了存款和利息,证券公司获得了利润,国家收到了税收......”
无论哪个国家,最初建立证券交易所的目的都是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最后股民成为了“韭菜”,那是剥削发展的必然性。
聊得兴起,苏启哲也有些得意忘形了,直接拿起后世的观点来卖弄学识。
“法兰西19世纪的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过一个‘三驾马车’的概念,即:投资、出口、消费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动力,我认为这个理论就特别适合我们的国情,因为我们拥有世界各国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人口优势......”
钟楚南哪里知道苏启哲是“拿来主义”,反而跟苏启哲讨论起来。
看两人这聊天的语气,完全不像长辈和晚辈,就像是两个身份同等的老朋友聊天一样。
碰到不同的观点,两人还争辩得面红耳赤。
这场景,把唐秀英和钟语桐都看呆了。
两人很熟悉钟楚南,他只有跟熟人聊天才会这么不注意形象。
很显然,苏启哲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未来岳父的认可。
晚上10点多,钟语桐送苏启哲下楼。
钟语桐数落道:“你刚才也不知道让着我爸一点,他刚才都有点下不来台了,你也不担心把他惹毛了,不让我跟你处对象了。”
苏启哲不以为意道:“第一,在真理面前没有让这一说法;第二,你爸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我们就事论事,他不会记仇的。”
钟语桐笑道:“可以嘛,才见了两次面就把未来老丈人的秉性摸透了。”
苏启哲忽然转身把钟语桐逼到墙根,撩拨道:“人家都说女儿的性格随爸爸,我摸透你的性格,不就行了吗!”
这可是人来人往的楼梯口,虽说晚上光线有些暗,但这种做贼一样的感觉依然让钟语桐小鹿乱撞。